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各不相同。这种文化差异也必然会反映到语言运用的各个层面。所以,英汉两种语言的某些成(谚)语在字面意义上看似对应,但其文化含义却不尽相同,甚至可能大相径庭,形成一种“貌合神离”的假象。在学习中,如果不对这类现象倍加“关注”,就会酿成大错。现举例对此类现象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有效作业观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布置中,要有整体和长远的效益意识,树立作业的多维目标观和多维层次观,强调作业执行过程的多维主体性.通过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及评价与批改的互动,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效巩固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在合作、情感和品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根据模因生命周期及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构建模因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把写作教学过程分为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个阶段,并建立写作模因库,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听说课具体特点,介绍了在听说课教学中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也是一个综合运用多种听力技能的过程。在听力教学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听力技能的训练,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听力技能的训练要根据学生特点及英语实际水平分阶段进行,并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强化。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英、汉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劳动方式、传统文化观念及宗教文 化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使英汉比喻呈现出各自所特有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7.
郎红琴 《教学与管理》2012,(21):104-105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各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融合,密切的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但传统的英语课堂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得学生只能学习掌握有限的语言文化知识,接触抽象的跨文化交际原则,一旦面对真实的  相似文献   
8.
9.
郎红琴 《文教资料》2010,(34):42-44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分析了利用英丈电影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优越性,并从语言能力、语用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价值观等方面论述了其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英语听力教学中文化差异概念的构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EdwardTaylor《原始文化》,1871)。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引起误解。为了便于研究,文化学家通常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即器物文化,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