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美竞技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体育运动事业也随之发生改变,现有的运动员培养体制显露出了弊端,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培养体制完善,在训练体制、运动员课程结构、培养目标等方面就我国与美国进行了比较,可供改善我国培养模式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越来越得到高校的重视,近年来在传统辅导模式的基础上,职业生涯团体辅导以一种新兴的心理辅导模式发挥了其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独特功能优势,论证了团体心理辅导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特别适用性,同时,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各高校的日常工作,高校对就业指导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但目前我国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不一,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中。本文在对当前各高校就业指导的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三维网络式就业指导模式,望为建立系统的就业指导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了解高校教师在教学师生互动中的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对高校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框架,对高校教师教学中的情绪劳动进行深入事件访谈并进行事件分析。结果发现高校对教师的工作要求并不明确,更多要求来自教师自我的角色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表现积极情绪,还要表现消极情绪,并且情绪劳动策略随着教师的不同状态和师生互动场景而发生动态转换。影响情绪劳动策略改变的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等三类,师生互动在这三类影响因素和情绪劳动策略间起到调节作用。高校作为教师的组织资源系统,应该增强其组织支持作用,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设置合理的工作要求,同时重视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培养教师情绪能力化,教师自身也应化被动为主动,把情绪与教学相融合,进而有效促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