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客观规律应用题来源于社会实践。事物变化的道理较多,数量关系因题而异。虽然解答各种应用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可循,但我们从中可找出一定的步骤和探索出客观的规律,作为解题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准备课的教学教材首先安排了“学校新学年开始”的图画,旨在初步了解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数的能力。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由近及远,从上到下,先主后次的观察这幅图画,了解老师和同学们的一些活动情况,然后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后数数目比较大的,也可以先一部分一部分地数,最后再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可以组织每个学生观察周围的实物进行数数,这样可以了解每个学生数数的能力。在指导学生看图或数实物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教材使用上、下、左、右等词语,  相似文献   
3.
创设思维环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设计适度的疑难问题,以发展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通过设疑问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具有方向性,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的周长的意义,接着出示用铁丝做成的  相似文献   
4.
启发式教学能使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最基础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创造的能力。小学数学课的启发式教学,可以采取以下七种主要形式: 观察启发——观察是启发的起点和基础,是认识事物,获得感知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可借助实物、模型、图示等具体事物,组织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全面的直接观察。如教学“乘数是分数的乘法”时,为了启发学生理解“1/4×2/3的意义和法则,可用一张长方形的白纸,先把它平均分成四份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是根据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通过语言文字表述情节,阐述相关数量,运用某些运算进行解答的实际问题。因此,切实加强题中文理的教学,是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使学生能把应用题所反映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准确地理解题意,在实际教学中,除抓好中心句、关键词语的讲解外,还应掌握好题中语言文字表述的主要结构. 1.省主式结构。题中句子的主语被省略,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难度,常错误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