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时间仅为两年多,但在现代文化史和学术史上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话题.在他静默无语的背后,隐藏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体验.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他有不可回避的人格缺陷;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他的教学方式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他的自沉,尽管结束的是个体的生命,却成为现代文化史的一个象征,一个阐释不尽的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反思已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传统观",即"传统是一种没有创造者的创造性".在这种新的研究视野中,初步讨论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五种小说类型在诗学上与文学传统的内在关系,从而揭示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内在复杂性以及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释了类型研究在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并对类型研究所具有的“出发点”、“中心环节”以及核心功能做了一些初步的阐释。在这一基础上,又探讨了类型研究对于建构中国现代小说诗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延安文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范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重新受到关注。黄科安先生转换新的思维观念,挖掘新的价值内涵,并在不富足的历史研究资料中去粗取精,大胆抛弃陈腐而失真的历史偏见,挖掘延安文学本身所饱含的多面性,复杂性。文章从作者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两种话语”和“矛盾心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作者在延安文学研究中所体现的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遇到了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挑战。要迎接挑战,就必须增强政府的权威,为顺利实现社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要增强政府权威,就必须提高领导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转变政治体制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6.
学教育是一个关涉到知识与权力、知识与传播以及审美与意识形态、审美与化等复杂结构的问题域。它又是现代人教育的主导形式之一。个体的小说阅读是学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如何从理论、历史和现状等层面对小说阅读的教育功能进行探讨,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论题。本以论纲的方式,选择学教育视野中“知识/权力”的隐秘关系,小说阅读与传播的历史功能以及当前我国学教育现状等三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扼要论述。试图为学教育研究提供一种个案(小说阅读)分析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类型研究的理论难题切入.借助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几对范畴,如有限/无限、有/无、变/常,对类型研究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做了探讨。结合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些具体类型形态,对类型研究这一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操作。类型研究是一种面对中国小说研究现状而提出的新的批评实践。本文的结论是,类型研究将作为“突破口”,为摆脱目前中国小说研究困境而体现出其应有的理论潜力。  相似文献   
8.
我以为,困扰着《故事新编》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困难,就是我们一直未能找到一种与作品文本相契合的解说方式。已有的研究,一直是摇摆、徘徊于“历史文本”和“写实性文本”的解读方式之间,在我看来,这两种解读方式都有“盲人摸象”之失。我以为,构成《故事新编》最独特的审美方式就是想象力。所以,我们只有以与文本相契合的想象性的方式来解读它,才可能发现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艺术价值。 一旦我们用想象性的方式去解读《故事新编》时,也许就能发现许多相当有意思的现象:(一)《故事新编》的想象方式与《庄子》和上古神话极其神似,我把这种内在的关系称为“返祖现象”。这是基于我对中国小说发生学的一个基本认识,我以为,虽然小说在最初的发生学形态是处于一种自在状态,它对经、史、文集中的文体有过千丝万缕的依附’渗透和交叉,但是,就与小说文体发生最接近的渊源看,小说与子书,小说与神话,小说与史书的关系最为接近。我以为,前二者,对小说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在于想象力方面。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叙事方式上。想象力对小说思维方式深刻的影响,在子书中最值得注  相似文献   
9.
延安文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范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重新受到关注。黄科安先生转换新的思维观念,挖掘新的价值内涵,并在不富足的历史研究资料中去粗取精,大胆抛弃陈腐而失真的历史偏见,挖掘延安文学本身所饱含的多面性,复杂性。文章从作者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两种话语”和“矛盾心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作者在延安文学研究中所体现的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整合方式,重点介绍福建师范大学中文学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群(含文艺学、比较文学、文学教育)、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群(含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戏曲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群(含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