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渡段是文章段落的桥梁和纽带。它能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过渡段有多种形式,试举几例:一、连贯式“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别了,我爱的中国》)这是作者在离别祖国时的感受,是眷恋,是期望,是奋进;它一咏三叹,贯串于文章的过渡段,成了全文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近阅上海《新民晚报》,每每被文章标题所打动。兹收集1992年该报标题数十例,分析其修辞艺术,与读者共赏。《新民晚报》,每每被文章标题所打动。兹收集1992年该及浮题数十例,分析其修辞艺术,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3.
俄国作家格里戈罗维奇曾在《街头乐师》中写了这样几句话:“街头乐师停止了演奏,一位官员从窗口扔出一枚5戈比硬币,落在那乐师的脚前。”另一位作家见了,给他提出意见:“完全不是那样!你写得太干巴巴了……应该说:5戈比硬币落在马  相似文献   
4.
许多教师经常要布置小学生课外预习。他们以为,小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节约上课时间。其实适得其反,小学生课外预习,有弊无利。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不利。一、不利于落实新授课的教学计划。小学生课外预习,一般都无人指导,不能保证预习质量;有的  相似文献   
5.
一、令人震惊的数字请读一读下面的一张表:1986年度奉贤县小学各年级留级生统计表(表1)由于小学生智力、健康、环境等原因,一个40人左右的教学班中,有1、2个留级生是不足为怪的;但一年级留级生如此之多,留级率如此之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假如以40人为一个教学班,全县一年级留级人数就可编成34个班,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巨大,学生耽误的时间更不可估量!二、不能令人满意的农村学前教育有资料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的敏感期为2—3岁,语汇接受的较佳期为4—6岁.如不提供发展条件,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目前,比较起来,我县城镇幼儿园的师资、设备等条件比较优越,但广大农村幼儿园的师资、设备条件却很差.据调查,我县肖塘、青村等12所幼儿园  相似文献   
6.
(一) 1986年,上海市培训中、小、幼教师的教学电视应运而生,以其快速高效的魅力博得了教育界的瞩目。两年来,它先后开设了“中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小学语、数教材教法”,“幼儿三学”(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六法”(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术教材教法)、“语文A、B”,“中学政治、小学思品课”,中师语文、数学等十多门课程,为培训中、小、幼师资走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已展示在我们面前:它的生命力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让我们看看下表。奉贤县中、小、幼教师电视教育讲座收视率  相似文献   
7.
(一) 笔者从初中作文升学考试试卷中看到:好多班级的应试作文,简直是一个“面孔”。与学生座谈,得知他们为了应付考试与语文教师一起作了很长时间的准备:猜题目,立提纲,背范文……真可谓煞费苦心。我们认为这种为考试而作文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它将使中小学的作文教学误入歧途。现状便是最好的明证:“现在的  相似文献   
8.
《景泰蓝的制作》是篇语言平直、文字晓畅的说明文,但由于农村的学生多没见过景泰蓝,学习它往往少有兴味。究竟从何下手,我再三考虑,终于决定从“明确概念的方法”入手。我便板书了以下几条类似定义,让学生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括号内是讨论后的结论) (1) 景泰蓝是手工业品。(定义外延过宽) (2) 景泰蓝是手工业品中的奇葩(定义不得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的村校,班级学生数普遍较少,这是最近我们调查了本县二十个乡中心校与村校一年级班级的学生数而得出的结论.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把村校与乡中心校对照着比较一下,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作前指导必须充分激发学的情感。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诞生。”可见,情感是写作这颗种子的内核,一旦萌发,便能“抽枝舒叶,开出茂密的花,结丰实的果。,(叶圣陶语)古人也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心雕龙》)情动,辞才发;情不动,辞不发——假如一定要发,只能无病呻吟、胡编乱造了。如何在作前指导时激发学生的感情呢?下面归纳几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