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汉语不可译修辞格,如双关、歇后、镶字、析字和回文等,是汉语文化中特殊的一部分.它集中了汉语文化的精义,但在英译的过程中这些修辞格的奥妙之处通常难以传达到译文中去.对这些修辞格,译者有时候可弃其形而译其意;但更多时候译者都应采取一定的补偿手段,使译文读者领略到原文中的修辞美.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引导学生巩固语法、拓展词汇、培养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专有名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上述三个步骤连成一线,直接而有效地辅助上述三个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反现实题材小说《水浒传》大量着墨于“江湖”的描写,其间也不可避免地涉及“江湖语言”。这些语言主要是利用隐喻的方法创造出许多诸如“剪径”“、投名状”以及“吃板刀面”之类的变异表达,彰显反语言特性,形成黑话,以达到语言或表述生动而形象,交流或行为隐蔽而排外的目的,构建并维护“江湖”这一封闭的、另类的反现实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4.
阐述文树德以文字训诂为手段,对中医术语“脏”“腑”二词、“营”“卫”二气和“任”“督”二脉进行文化考古。分析文树德文化考古的意义:一方面,他在建筑、军事和官职三个领域发掘上述三组概念的隐喻源起,旨在体现中医“取象比类”的根本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他通过对喻体动静特征的分析印证上述三组概念所涉对象各自的阴阳属性,试图弥合单纯音译或浅层意译造成的术语指称对象与内置属性之间的割裂与离散,实现了对术语的本体阐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