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科学员毕业设计应该作为培养本科学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中指导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是关键因素,带有创新性的毕业设计课题是基础,宽松的、合作的毕业设计环境是基本条件,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则是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航天动力学基础”课程以天体的视位置和视运动为基础,研究人造天体——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器等)的实际运动,是我校飞行器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航天测控、卫星航天控制、航天工程、卫星导航、卫星通讯、卫星测地等专业需要了解或掌握的知识。该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的图形,且这些图形具有如下特点:①以球作为辅助工具,研究天体的机位置和机运动。许多图形由描绘在球面上的点、圈、线构成;②描述天体实际运动轨道的曲线,都是空间的圆锥曲线,如椭圆等;③天体运动规律是球面多个元素的复杂函数,…  相似文献   
3.
本科生课程航天器轨道力学基础的内容涉及空间多个天体相对运动轨迹的形状、瞬时的位置及其长期的变化,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因此普遍认为该课程的教与学有一定的难度。多年来,我们在该课程教学的课上讲授和课后作业两方面探索了几点有效的教学法,具有较强的互动教学特点。本文结合一些实例,介绍了这些教学法,并论述其潜含的朴素互动特性,为教师的互动式教学提供借鉴,也为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紧密结合航天器轨道理论与应用教材建设的需求,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充实更新到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当中,跨学院(学科)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航天器轨道理论与应用系列课程体系,通过在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军队和航天领域相关部门的培训等多个方面的实践证明了该体系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自主导航技术及应用》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以教学内容为重点,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相配套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