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青春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青春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具有密切的联系。青春期自我概念与心理症状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不同水平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差异;低自我概念预示着比一般和较高自我概念低得多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引起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儿童在发展的某一阶段对某些玩具、物品的迷恋,某些怪癖的产生一直没有得到心理学充分的理解与阐释。英国儿童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提出的“过渡客体”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许多儿童心理发展现象。文章梳理了过渡客体的概念及发展特点,阐释了过渡客体与使用象征的关系,并将过渡客体的含义扩展至成人生活。  相似文献   
3.
关系精神分析澄清了单人心理学与双人心理学的概念内涵,指出这对概念表明各种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不同.根据单人心理学、双人心理学的概念,关系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进行了归类,指出古典精神分析是一门典型的单人心理学,而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兼有单人心理学与双人心理学的成分.关系精神分析认为自身是一门较为完善的双人心理学,主张一种整合性理论要兼具单人心理学与双人心理学要素,兼顾关注个体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安娜·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娜·弗洛伊德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女儿,她对精神分析的贡献具有独立性与原创性。《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扩展和深化了防御机制的概念与功能,为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学领域,提出了精神分析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观以及诊断图、发展线索等理论,并将儿童精神分析思想应用于教育、法律、儿科学等领域,为儿童精神分析的理论建构与应用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