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面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无疑应当包含新的时代要求,用改革的精神巩固和提高自己,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作风,具备可敬的人格力量,不断经受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在引领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中推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郝士艳 《教育导刊》2009,(10):59-60
目前,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当我们用科学的、现代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的一些新趋向时,便会发现:真正基于儿童身心发育规律之上的、科学的、开放式的家庭教育,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尚未全面地普及。事实上,家庭教育观念、手段和方式的更新大大滞后于家长们的感情和物质投入,大多数家长根据自己的直觉和传统经验对子女进行教育,这容易使家庭教育走人误区。  相似文献   
3.
台湾问题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也是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围绕台湾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在不同时期对台湾政策的颤变,从而揭示出美国干涉台湾的目的以及导致中美关系不能完全正常化的原因,并对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方针以及中美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进行阐述和剖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了课程领导力与现代学校建设、校长的思想力、教师团队执行力、课堂教学有效力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今后课程领导力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宗教信仰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过高校学生"宗教升温"现象.力求解析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基于宗教泛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和影响,探究宗教信仰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主教育的内在关联,提出理性应对之策,为大学生提供方向引导、愿景支持、精神动力支撑和基本生活规约.实现大学生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6.
回归集体——浅论培养大学生集体归属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大学生集体归属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也是高校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沿着大学新生入学到毕业生就业整个进程,深入探讨培养集体归属感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并从教育,感化,实践三方面提出建立大学生集体归属感的意见,以求解决大学生缺失归属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