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毕业设计的特点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毕业设计是工科学生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也是高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本文在分析毕业设计特点的基础上,依据笔者多年担任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的实践,提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郝继升 《教育与职业》2007,(14):130-131
本文介绍了双语教学的含义和教学目标,阐述了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实施双语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其社会性和自身特点。针对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我院学生实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三个培养方向。需要构建不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焊接缺陷的产生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冶金的原因,也有受到应力和变形的作用.缺陷对焊接结构承载能力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应力和变形与缺陷同时存在.焊接缺陷容易出现在焊缝及其附近地区,而那些地区正是结构中拉伸残余应力最大的地方.焊接缺陷之所以会降低焊接结构的强度,其主要原因是缺陷减小了结构承载横截面的有效面积,并且在缺陷周围产生了应力集中.焊接缺陷一般包括有未焊透、未熔合、裂纹、夹渣、气孔、咬边、焊穿和焊缝成型不良等.焊接缺陷有平面的和立体的,平面缺陷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等,立体缺陷有气孔、夹渣等,平面类型的缺陷比立体类型的缺陷对应力增加的影响要大得多,因而也危险得多.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按照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和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研究,实施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的改革,形成了“课堂教学七个要素、实践教学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但目前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