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正>“教学”中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是课堂教授与学生学习的有机统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引领作用,以特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统领课堂,辅之以适合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教学方法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多元教学方法指导高中语文课堂,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教学效果更符合预期。因此,教师需重视教学方法的拓展、教研、设计与应用,应用多元教学方法提升课程品质,推进教学改革。一、以多元化教学方法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首先,教学方法的灵活选用能有效提升教学方法与内容的适配性、方法与学情的匹配性,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文坛著名的“苏门三父子”之一的苏洵,写下了著名的《六国论》一文。该文通过具体的史实,形象地证明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观点,批评了北宋统治者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政策。作者严密的论证令人信服,而渗透于字里行间的强烈的感情尤让人感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赂秦者的悲悯与愤恨之情作者在论证全文的总论点时,又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其中之一即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在此观点之下,作者对赂秦的国家如韩、魏、楚三国,先从理论上进行对比,说明赂秦之损失大于战败之损失,进而动之以情,展…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祝福》中鲁迅先生着力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形象。作品通过对她一生悲惨命运的描绘,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鲜活生命的摧残和迫害。在大多数人看来,祥林嫂只是一个遵从封建礼教秩序的旧中国农村妇女形象,同时也认为,作者笔下描绘的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没有任何生气的社会环境。然而笔者却认为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因为,作品在沉重的黑暗中,还透着一条光明的“尾巴”,尽管它很微弱。这条光明的尾巴,就是祥林嫂在走向人生的末路时,对鬼神的“疑惑”。1.祥林嫂的反抗性表现在她对封建等级观念及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上。她…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作文在考试中的分值所占比重较大,在高考视野下学生面临着巨大压力。本文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实际状况进行研究,重点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如教师缺乏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视、学生写作缺乏逻辑性的表达,等等。在此过程当中也叙述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模式和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