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类(农学、农业信息技术、农村区域发展、植保、农化等)专业开设的实践型、应用型课程,对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在《作物栽培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按实施或实现的形式不同分为自主设计型、课堂实践型、理论分析与实践结合型四种。教学分为四个阶段:研究课题编制设定阶段,动手实践或理论充实阶段,课堂交流研讨阶段,教师分析与评价阶段。深化研究性教学,必须强化引导和考核,提升授课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与奖励结合,提高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研发与应用并重,构建多种形式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类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的应用型、实践型课程,研究性教学手段应用于该课程教学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从作物栽培学课程特点出发,从学生关注度、实施形式、实施效果等方面分析了研究性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调研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性教学的建议,认为提高学生关注度和自主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教学问题设计的主动性、构建多层次的研究性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将有利于研究性教学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