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文化运动到毛泽东思想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到内在的中国化的历程。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无不透射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以寻求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为出发点,李大钊坚持"求真"的方法论原则,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的辩证思维、民本思想、义利观和革故鼎新精神,立足工农群众的实际,以发展生产力和走共同富裕道路为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其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问题的思索轨迹。  相似文献   
2.
关于构建和谐大学的学风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和谐大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建设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必然要求.在辩证分析当前学风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高考分科考试制度作为一种无形的指挥棒 ,导致了中学的文、理分科教学 ,影响了中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带来不利的影响。就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 ,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过死的弊端 ,不适应面向 2 1世纪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 ,人类社会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作为资本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高等教育不再被看作消费性的事业 ,而是一种生产性的投资 ,将会得到空前的重视。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肩负着艰巨的任务 ,急需更新观念 ,深化改革 ,大力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战略举措。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经历了自我探索、政策引导和内涵提升三个发展阶段,现在较为成熟的“1+N”多元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根据建设内容可细分为单位共建模式、专业共建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三种类型,从规范建设程序、完善组织结构和制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内容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江泽民教育思想,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技革命的发展 ,知识经济的兴起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事业来说 ,这既是严峻的挑战 ,又是难得的机遇。必须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大力推进高等师范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工作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休息权利。其中第43条有这样的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一个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科教思想不仅科学地预见到知识经济的必然到来,而且对知识经济的核心、基础、产业支柱、动力源泉、政府保障、客观要求等诸方面均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论述。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把握其与知识经济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落实和发展邓小平科教思想,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发展我国知识经济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课程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生权利之一。从课程管理的全过程看,研究生应该拥有课程知情权、课程决策权、课程选择权、课程建构权、课程评价权和课程建议权。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权保障正面临各种不同程度或性质的挑战,课程知情权保障面临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的不对称,课程决策权保障面临决策愿望与决策能力的不匹配,课程选择权保障面临课程选择有限与课程需求无限的矛盾,课程建构权保障面临学生课堂沉默与教师授课独白的妥协,课程评价权保障面临高额评价投入与低效评价成果的反差,课程建议权保障面临学校积极鼓励与学生消极对待的对立。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课程权保障困境,需要结合法制、意识、伦理、秩序、工具与文化环境六个方面布设全面性、系统性且充分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