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盛唐是传统诗歌的顶峰,如果再要发展,只有变化。退之诗多议论,是诗的散文化;义山诗多材料,是诗的骈文化。至苏东坡、黄山谷出,“粹书以为诗”,“议论以为诗”,唐人之风尽变矣。严羽生当江西鼎盛以后,四灵蹶起之时,“什么叫诗”和“怎样学诗和作诗”?争论最为激烈。《沧浪诗话·诗辨》所提出的“别材说”,既反对“资书以为诗”又反对“捐书以为诗”,是从诗材的角度谈“什么叫诗”。“别趣说”既反对作诗尚理也反对一例言情,是从诗趣的角度谈“什么叫诗”。“兴趣说”和“妙悟说”,则是进而谈“怎样学诗和作诗”的。本来问题很清楚,由于严羽以禅喻诗,后人就越谈越玄了。本文企图对长期争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依据材料,证明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七律·庆祝香港回归郭晋稀香岛骊龙颔下珠,被人强摘受揶揄。虎门战垒埋忠骨,清室蒙羞捧载书。忍痛当年离故国,欢腾今返旧舆图。万方使者来中土,四海真宜享大甫酉。七律·庆祝香港回归@郭晋稀...  相似文献   
3.
颂诗蠡测     
一、《周颂》之《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四篇释义四篇旧为成王时诗,是矣。其作于克殷诛管、蔡之后,抑作于未诛管、蔡之前,说诗者颇有分歧。今以为当作于大乱未平之时,不当作于已平之后。知者,《闵予小子》云:“遭家不造,嬛嬛在疚”,狁或就武王之丧而言。若《访落》之“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判涣”,当即跋扈,谓殷遗民与管、蔡之乱也;“多难”,亦不能说仅指居丧;此其一。《小毖》又云:“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葬蜂,自求辛螫”,更不能说:此指先王之丧。《汲冢周书·作雒解》云:“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  相似文献   
4.
五、“别材”说是针对苏黄广积诗材、“资书以为诗”而说的“别材”的材,指诗的材料而言,我们在《贡献》一文中,详细论述到了。宋人好谈诗材,这在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和《谈艺录》中已经再三谈到,可惜他没有把“诗材”和“别材”的材结合起来谈,当其论述别“材”时,仍以“材”为才调、才气。吴承学同志把他的《严羽妙悟说之理论内涵及意义》一文寄给了我,他认为严羽“别材”的材,就是宋人争论的“诗材”的材,申成了《贡献》一文的看法。但是他又认为他的“这种解释和传统对别材的解释,并不矛盾”,“而且彼此应该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这又和我们的看法有所  相似文献   
5.
一觉醒来四十春,芦沟桥上事扰新。扶伤沫血为家国,振臂高呼泣鬼神。不畏强梁真壮烈,敢将寸土委沉沦?英雄挂字当千古,饮水毋忘掘井人。龙盘虎踞古雄城,历代豪华旧帝京。画栋飞花遭火劫,歌台舞衡长棒荆。千家庭院横骸骨,百万生灵委甲兵。沁水尚留遗恨在,至今还作不平鸣。灯火高楼彻夜明,繁华扰忆萄山城。只贪筵上常歌舞,谁惜军前半死生。商女那知亡国恨,公卿都以卖身荣。旋乾自是忠良力,功罪难凭口舌争。抗战胜利四十周年感怀@郭晋稀 ~~  相似文献   
6.
风诗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历代研究它的人最多,流传下来的专著也不少。前人用力之勤,钻研之深,望尘难及。但千虑一失,总是有的。随手札记,加以申述,积稿已经盈尺。学问的领域浩渺无边,我的这些意见,不过是以瓢酌海,因此把它叫做《读诗蠡测》。下面是从风诗札记中整理出的几条,用供同志们批判。 (一)释“采采”——谈诗中重叠字例不作动词《诗经》中用的重叠字很多,旧注把绝大多数都释作形容词或副词,几乎没有释作动词的。只有“采采”一词,有的释作动词,有的释作形容词。仔细推敲,释作动词都是错误的。诗中重叠字当作形容词用的,例证极  相似文献   
7.
无论什么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然后又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补充其不足,加以提高。如此循环反复,渐臻丰满,以至于完美。一切理论如此,诗论也不例外。所以要探讨一个理论的真正涵义,并衡量其历史地位,不摆在发展的长河中,是无法作出恰当的解释和公平的评价的。我们认为,以往对“别材别趣说”的诠释,往往只是把它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8.
一《文心雕龙》的卷数和篇次,今本都是一样,是按如下次第排列的: 卷一原道第一徵圣第二宗经第三正纬第四辨骚第五卷二明诗第六乐府第七诠赋第八颂赞第九祝盟第十卷三铭箴第十一诔碑第十二哀吊第十三杂文第十四谐讔第十五  相似文献   
9.
赵逵夫同志即将出版的《屈骚探幽》一书,是继他的《屈原与他的时代》之后的第二部著作。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1.对屈《骚》和有关《骚》的书作了精心探讨;2.书中利用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3.引用民俗民风研究文人创作;4.根据材料,考虑情理,析疑辨惑,是作者著述的基本方法。因此,本书的出版,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研究《楚辞》的学术界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0.
一、诗中形容词、副词以有字作词头者,相当于该词之重叠词诗中形容词、副词以有字作词头者,有几十处,前人解诗,多数不专为有字作训。《经传释词》:“有,状物之词也。若《诗·桃夭》:‘有(艹贲)其实,’是也。他皆仿此”。这是王氏总结旧训的看法,大抵近是。但是旧训中解诗,多有误释诗义者;后人讲诗,也不能发挥王氏,纠正旧注。今以为诗中凡形容词、副词以有字作词头者,莫不相当于该词之重叠词,用以状事状物。现在详举诗中此等处,加以阐述,并略举诗中旧注误释,加以拨别。(一)从诗中同一章的对文,可知形容词、副词以有字作词头者,相当于该词之重叠词: 《邶·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又:“新台有洒,河水浼浼。”有泚,泚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