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1.
史研究相互渗证多借助地理,但若缺少实地查考,也易致误断,陆游,钱谦益谈论杜诗,均存例证,据花蕊夫人《官词》作实地探究,足以表明作应属王建妃,不当是孟昶妃,实地查考更能判定《蜀道难》与《蜀道易》,俱符合蜀道实际情况,根据竹王,竹郎祠存在的地域,足以明了范晔误将竹王与夜郎侯相混同,实地参证史,还应注意同名地域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3.
一、创作时期 确定古代文学作品写成的年代,最有力的佐证无过于原作品中所反映的历史情况。 近两百年来,由于研究家们对迦梨陀娑生活于何时争论颇多,因而对《沙恭达罗》(以下简称《沙》)创作于何时有着极为分歧的说法。单以一九五六年我国报刊所发表的  相似文献   
4.
文昌帝君何许人也?:中国“人造神”著例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时,全国县城内庙,昌并存,昌帝君司人间禄籍,从而远比孔夫子更受敬奉,昌帝君的造作,属于我国特有的“人造神”一类型,即将虚无的神,按“人神合一”说落实为人。  相似文献   
5.
李冰化神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冰,始见于《史记》,为其筑堰开渠都江堰事。1974年,都江堰出土汉末造作的三石人二躯。大躯体上刻有李冰名号,晋人说是李冰本人用以“与江神要”的神物。晋人还将秦国刻以诓蜀王的五石牛,说成李冰“以厌(压)水怪”的五神犀。晋朝开始出现的李冰化牛与龙同江神相斗传说,得宋朝范成大给予具体化,指称冰擒神锁镇于伏龙观。朱熹首先提说“冰有子二郎”;稍后,赵朴将李冰实事与神迹统归二郎名下。清朝年间,二郎更取代李冰.并有孽龙传说。李冰的神化,原属“祖先神”遗制,自民间宗教观念盛行之后,旋即被道教造作为道仙,以致她及二郎成为“人造神”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系远古时代由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众多种族通过多种方式逐步凝聚而形成。这种凝聚有如化合,不是简单的混合,因而是不可能加以剥离复原的。华夏文化也是在几千近万年前由中华各种族文化经过交相融合,从而形成的具备强大亲合力的统一体。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统一体内,各自保存着一定的特异性,例如语言、服饰、风习等方面,并不强求划一。于是,两者都显示出既一体又多彩,即以一元化为基础的多元化特点,这正是亲合力凝聚力的表现,也正是它们永生长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8.
文史研究相互参证多借助地理 ,但若缺少实地查考 ,也易致误断。陆游、钱谦益谈论杜诗 ,均存例证。据花蕊夫人《宫词》作实地探究 ,足以表明作者应属王建妃 ,不当是孟昶妃。实地查考更能判定《蜀道难》与《蜀道易》 ,俱符合蜀道实际情况。根据竹王、竹郎祠存在的地域 ,足以明了范晔误将竹王与夜郎侯相混同。实地参证文史 ,还应注意同名地域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