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小学应用题教学历来是个难点,尤其是复合应用题,题型复杂多变,学生解题时常感到困难.要提高小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首先要重视简单应用题的教学.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它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每一道简单应用题都只有两个已知数量和一个未知数量,这三个数量处于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之中.解答简单应用题,就是要对其中的两个已知数量进行运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的一种),从而求出未知数量.下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认真读题,会说三句话  相似文献   
2.
一、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知识结构分析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解答有关应用题.学会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提高计算能力.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的读法、写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学过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中可以类推出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不再是讲算法,而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好本单元的关键是灵活掌握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是本单元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应用题,就其内容来讲,是千变万化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就算术的范围而言,无非是加、减、乘、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就其结构来看,所有的应用题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已知条件部分,(至少有两个已加条件),二是问题部分。已知条件是指已知量的数值,已知量与已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指要求的未知量的数值。条件和问题是应用题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郭维芳 《青海教育》2005,(12):11-11
做作业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受“应试教育”之苦最主要的表现方面。谈起作业,学生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苦,既爱又恨,欲罢不能。在与学生平时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对待作业的态度是积极的,认为完成作业是一个学生的“天职”,只是他们反感如下列形式的作业。  相似文献   
5.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理想化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现在的写作之所以让师生都头痛,我认为主要是教师没有让学生露真情写真言,没有营造培养学生写作思维,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氛围。一、学生写作的现实应该说目前有绝大部分教师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来开展作文教学的,所以大多学生的作文因题材的虚假而缺乏生气,无法反映生活的灵气。于是学生作文成为虚情假意的"作秀",真正能反映丰富多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千亿;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熟记整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点:掌握千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千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排列顺序,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考试是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是师生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发现问题、改进教法与学法的重要途径。这几年,虽说考试内容到形式有不小的变化,但我认为仍然没能摆脱注重书面能力考查,缺少听、说、读等方面测评的模式,应该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