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促使了人类价值理想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对象的价值和生存的价值两个方面。在人的价值理想的转变中劳动不是一个被动参与者,而是一个起到积极作用的因素。对人而言,劳动从谋生到乐生的转变为人提供了发挥创造能力的条件,进而迎来了管理学中的能本管理时代。  相似文献   
2.
机器代替人大量体力劳动时推动了人类迅速发展,机器代替人的大量脑力劳动时,是推动人类迅速发展,还是从此代替了人类的地位,本文仅从人机共同进化,协同发展角度试图阐明职能社会中人机关系,并尝试给读者打开一个遥望智能社会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从劳动的作用角度可以把劳动划分为三种形态:类劳动、生存劳动和异化劳动。这三种劳动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元价值的转变过程中,劳动形式也必须相应地转变以适应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科学劳动成为适应这一需要的最佳的劳动形式。科学劳动的要素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劳动,并且具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单一经济目标引导下的技术应用导致了技术异化,这种异化体现在自身发展及应用后果两个层面上,从文化角度看,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是技术异化的文化原因。尽管生态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将生态问题放在文化的背景下解决,但不能取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所以,现代技术的良性发展只能在文化生态化背景下进行,而不能在生态文化的单一框架内实现,文化生态化为人对技术认识的合理化与技术功能的完善化提供了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5.
人类思维领域发生了三次革命:左脑革命、计算机革命和即将出现的右脑革命。右脑革命的出现源于新的价值理想中人们对教育的新的要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尽管知识的传播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已经降低,但是,面对众多的知识,左右脑协调作用才是获取知识的最好方法。从认识论上说,就是言传认识和意会认识的协调作用。按照左、右脑协调作用机制的原理,必须将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创新为本的时代要求,并改变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生命力,可以运用生态学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反思和解决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灾害多发期,人类需要从各方面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从技术创新角度看,可以通过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并协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此,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并协需要具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具体而言,在技术并协创新过程中,需要遵循效率保障原则、环境友好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