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沈从文的作品,读者从中透视出的不单是人性美、人情美的书写,还有作者心灵深处内隐的困惑和矛盾。从古朴自然的湘西走入大都会后,作者便产生了一种难融于都市的精神苦闷,而解脱这种精神苦闷的最佳方式就是回归故园。然而此时的故乡早已无法承载作者过重的心中理想,他试图寻找都市与乡村的完美契合点。但人类历史发展本身就存在的历史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的二律背反现象注定了他寻找的无望,也注定了他无法从困惑和矛盾中走出。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中学生承受着前所未曾有的心理压力。笔者作为一个在语文课堂耕耘了数十载的老教师,更希望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地为这一教育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语文课堂。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才是我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