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飞翔的猜想     
金元浦 《出版参考》2005,(11):27-28
最近,一位叫苏三的文化学者发出惊人之言:三星堆文明属于古犹太文明,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种"转载"文明,它的真正源头在中东.来到中国的以色列人主要构成了中国的夏、商、周文化,中国文明脱胎于红海文明,而古犹太人是中国人的祖先-这一惊世骇俗论调已经引起了业界"地震".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产品输出的数量占世界第二位,但原创产品只占2.5%。如何调整结构,由低档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发展,由高端制造业向设计产业发展,通过设计使中国原有的产业形态产生巨大飞跃。对此,中国设计行业担负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创意时代:建设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当代世界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来看,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二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适时地调整产业比重,进一步推动三次产业特别是高科技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类高端产业群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标志着我国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代批评史上关于文学作品的本质及意义的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三次转折。随着对文学本质及意义的不同解释,批评作品的方法也随之更易。每一阶段各有自己的理论重心;一种理论中心下,又有不同的方法派别,从十九世纪末叶以来的历史发展概略地看,西方批评理论经历了作者中心论、本文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三个阶段。作者中心论以作者寄寓  相似文献   
6.
韩愈,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唐古文动动的领导者,世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领导的中唐古文运动,继前代文体改革之二变而为之三,声浩势众,功果辉赫,一朝廓清风靡三百年的绮丽柔弱、“采丽竟繁”的齐梁遗风。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代新的散文传统,他的博大精深的古文,为中国文学和民族语言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和不朽的楷范。韩愈同时代的刘禹锡,称韩“为文章盟主”,言其“手持文炳,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一字之价,  相似文献   
7.
从1907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中国期望举办奥运会,已经100多年了。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百年盛景。在狂欢与激动中,我们也在思考和探索,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奥  相似文献   
8.
金元浦 《新体育》2006,(3):63-63
去年夏天看到奥运电影艺术大师格林斯潘指导的1994年挪威冬奥会开幕式的纪录片,深受感动。震撼人心的电影叙述语言,不管是宁静的还是激情的,都叫人享受到生命的灵感。正是电影艺术,正是各种媒体的传播,使体育有了巨大的魅力,并使体育的这种魅力得以光芒四射地展现。对于中国奥运筹备来讲时间已经不多,所以我们探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似乎就更要快马加鞭。最近,我看了雅典和盐湖城申办奥运会的两部宣传片,从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中国的焦虑”。北京奥运会我们应选择什么样的理念来启发我们的创意呢?从盐湖城奥运会到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先生和英国创意多德创意机构主席菲利普·多德(PhilipDodd)先生从国家政策、产业历史、教育、人口等诸多方面就中国与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展开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对话,辑录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我们学术界特指的文化研究虽然热度已经不比当年了,但是当下国际学术界依然对此热度不减。这是因为,在全球持续的文化转向中,国际、国内的社会形态与日常生活越来越走向文化。这种飞速变革的现实不断地向我们提出文化研究的新课题,要求我们必须面对。故而我组织了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未来》一书的翻译,以寻找并参与国际、国内文化研究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