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2004年上海市教委提出建立与完善本市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来.实施新版《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成为二期课改背景下学生素质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标志,使科学评定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可能,也为高一级学校招生择优创造了条件。不过,这种科学评价方式在学校中实际开展的可行性如何?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加以解决?笔者在对本市几所初级中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 2 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 ,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上以及实践的经验上来看 ,教师本身的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 ,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 ,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 ,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一、中学历史教学应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顾 2…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是一所整体改革实验学校 ,90年代以来开展了“合力教育”研究 ,就提高教师的教研和科研素质作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首先从思想认识上、组织落实上、制度建立上、经济效应上着手创设一个充满激励的氛围 ,使投身于教研、科研的教师更积极 ,使没有投入的教师产生紧迫感 ,把教育科研意识的强弱作为合格教师教学态度的好坏、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 ,把教研、科研工作纳入学校管理中 ,创建了“教研科研管理合一”的管理模式 ,并健全考核、评估体系 ,真正做到向管理要质量。其中 ,从五…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教改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由于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践中重视不够,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近年来,为使历史教学更好地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上海的中学历史教师从1980年起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86年,  相似文献   
5.
金娣 《中学教育》2003,(1):24-25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长的职级挂靠行政级别 ,校长的级别由学校的级别来确定 ,受聘的校长工作绩效难以得到公正、公平的体现。为了调动校长的办学积极性 ,1993年 ,上海市率先在静安、卢湾两区试行职级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已向全国推广。对于职级的认定 ,主要依据各地区制定的相关的《中小学校长评价指标体系》。这种量化评价法从理论上说 ,比传统的定性评价法较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但是 ,由于校长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以及投入潜在性和价值无形性等特点 ,决定了其工作绩效也具有多维性、间接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和潜效性的特征。因此…  相似文献   
6.
夕照     
第一次认识您,是在七十年代初的一个美丽的黄昏。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夕阳把大地上的一切都抹上了一层瑰丽的金色。在中学校门附近的墙壁上,一个五十多岁、矮矮胖胖的老头正沐着夕阳,一手拎墨桶,一手执排笔,在长长的梯子上“高空作业”——粉刷标语。 “这就是高老师。”旁边的同学告诉我。 您专注而艰难地写着一人多高的大字,您的腿脚不甚灵便,但每写完一字,您都吃力地走下梯子,一步一拐地退到远处,仔细端详,偶然还会再次爬上梯子精雕细刻一番,直到满意了才将梯子挪到下一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布鲁姆提出的形成性评价的相关理论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广大教师纷纷在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成果,但是教师在使用形成性评价时仍然存在一些的误区。课堂提问是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常用手段,但提问本身并不能达到形成性的目的。本文就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中形成性评价的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师自主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中学导师制有助于教师走向自主发展之路,它在教师自主意识的形式、自主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知识的习得上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娣 《科教文汇》2012,(31):7-8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布鲁姆提出的形成性评价的相关理论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广大教师纷纷在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成果,但是教师在使用形成性评价时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课堂提问、表扬和作业点评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就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方法的形成性评价的功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习远不是消极地获取历史事实、时间、人物与地点。真正的历史学习要求学生能积极地进行历史思维。而一个良好的学习评价必须涉及学生的思维过程 ,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问题提供帮助。而传统的测验对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质化评价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评价改革的一个新的动向。本文从分析SOLO分类法入手 ,试图说明这种质化评价的思想和方法 ,并探索其在素质教育的评价改革中的意义。一、质化评价的基本思想在学习评价的领域 ,始终存在着量化和质化的两种范式。量化评价的模式 ,试图用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