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组缃是以少数量高质量的小说创作饮誉现代文坛的。在这些作品中,正如他自己所言:在“取材方面,大多写内地农村,其中又以反映农村破产时期动态的居多……、而这所谓“动态~浮非很多左翼小说家所写的革命动态,而是破产时期乡村的经济破产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变动。为了论述的方便,笔者将吴组拥这部分破产题材小说简称为“破产小说”。这些小说包挪小花的生日N杨子花》(1931年)《官官的补品V1932年)《黄昏w一千八百担》(1933年)《天下太平w樊家销》(1934年)等作品。这部分小说与他早期偏重于心理分析的小说以及四十年代那…  相似文献   
2.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性”和“喜剧性”,是对广义的悲剧艺术和喜剧艺术(不只是戏剧中的悲剧和喜剧)特性的界定。社会生活中的不幸、痛苦与死亡,经过艺术家审美意识的过滤而赋予更深广的意蕴,才具有悲剧性;而社会生活中那些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丑恶的东西冒充它的反面的企图、矛盾与乖谬,反映在艺术家的幽默、讽刺等形式里,就见出喜剧性。但是任何审美范畴其实都是一种经验性的区分,悲剧性与喜剧性也一样。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审美范畴往往是成双对立而又可以混合或互转的。”“美与丑之处,对立而可混合或互转的还有崇高与秀美以及悲剧性与喜剧性。”  相似文献   
3.
1984年至1985年,中国文坛文化小说、寻根小说方兴未艾。刘醒龙正是这时开始发表“大别山之谜”系列小说的。因为他是大别山的儿子,对那里的土地和人民有着深挚的爱情,认定大别山是一个谜,便以独具的才情与特有的悟性来说透这个富有神奇色彩而又迷人的谜。笔者仅从“文化圈之谜、神秘美之谜、艺术氛围之谜”三个方面,粗略探讨了刘醒龙在大别山的青山绿水背景上精心构筑的充满谜味儿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4.
忠实原著是名著改编中的主流倾向。在改编名著时,应准确把握原著精神并对原著进行艺术形式方面的创造性转换。曹禺和吴天对巴金小说《家》进行话剧改编的成败,具有借鉴意义,是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改编史上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5.
《寒夜》具有众多版本,构成复杂的版本谱系。在其版本变迁过程中,有两次重大修改,修改带来的异文使我们可以进行重新阐释,也由此可以窥见作者思想的蜕变轨迹。  相似文献   
6.
悟,觉也。它是禅宗通向那神秘的深不可测的“无意识”领域的门限。严沧浪从这里得到启发.提出诗的“妙悟”说.认为“妙悟”是把握艺术本体的法门。笔者悟“妙悟”只悟出三层含意:一、“第一义”之悟与“造物之悟”在引禅喻诗过程中,沧浪谈到禅与诗的共同点,禅、诗与书、理的相异处,报出了“第一义”之语与“透彻之语”.从而明确地指出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这是构建“妙语”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沧派认为禅与诗有很多共同点,因此,引禅翁诗可以“说得诗透彻”。学诗和参样一样,首先在于把握其“真谛”。参禅在于把握“第一义”(…  相似文献   
7.
悟,觉也。它是禅宗通向那神秘的探不可测的“无意识”领域的门限,严沧浪从这里得到启发,提出诗的“妙悟”说,认为“妙悟”是把握艺术本体的法门,笔者悟“妙悟”只悟出三层含意。  相似文献   
8.
鲁迅堪称巧妙处理小说艺术节奏的典范,但这点却鲜有人论及。车文就鲁迅现实题材的小说归纳了其艺术节奏的几种外在“型式”;剖析了其艺术节奏的内在“灵魂”,即一种情绪的律动;评价了其艺术节奏的特点和艺术价值。这些意见为鲁迅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提供了较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在两部作品的合读中说明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他从模仿到独创的审美过程中,写出的一种中国文本,是他建构的生命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决非简单的模仿。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在两部作品的合读中说明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他从模仿到独创的审美过程中,写出的一种中国文本,是他要构建的生命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决非简单的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