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构建了涵盖“入口–环境–投入–发展”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实证考察前沿交叉学科平台的博士生培养成效。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学科,交叉学科平台培养的博士生在读博动机、组织支持、学业投入与学术职业社会化等领域均具有优势,但在学术成果产出方面略有不足。延伸分析发现,导师支持的缺位是学术成果产出不足这一现象背后的症结所在。故此,前沿交叉学科平台亟待构建高质量的全职导师团队,为博士生培养提供充足师资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叠背景下,建立富有弹性的工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已成为工程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本研究采集构建了2010—2021年间全国高校工程专业调整数据库,实证考察工程专业动态调整的演进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新工科”建设启动以来,高校增设工程专业的动力日益增强,且逐步转向以质量特色为核心的发展方向;但仍存在趋同性较高、周期性明显、专业有序退出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等问题。就驱动机制而言,高校工程专业调整受区域产业升级的外生驱动和优势学科衍生的内生驱动共同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4.
5.
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同伴群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文化规范的限制,青少年往往抗拒同父母、教师沟通与异性交往的问题,同伴团体成为他们获得社会支持、了解恋爱相关信息、习得与异性相处模式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多水平回归模型检验了青少年恋爱行为中的同伴效应.研究发现,核心同伴的恋爱行为会显著提升青少年发生恋爱行为的可能性.就其影响机制而言,同伴的恋爱行为会改变团体内部对于恋爱的观念和态度,从而引发青少年自身对恋爱的期待.此外,同伴规模在青少年恋爱行为的同伴效应中发挥调节作用.在人数较少的核心同伴团体内,恋爱行为的同伴效应会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长远发展.新高考改革期望通过升学机制调整撬动高中教育转型,促进理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衔接与贯通.全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和研究型大学师生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新高考改革并未有效提升理工科新生的大学学业表现,对承担拔尖创新人才重任的"985工程"院校理工科学生培养呈现抑制效应,其原...  相似文献   
7.
金红昊 《江苏高教》2023,(10):22-31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有序推进,高中文理区隔培养体系得以有效突破,学生获得跨文理课程学习的制度空间。这深刻改变了大学升学者的知识结构与学科视野。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全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高中文理合流对大学学业表现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在高考综合改革引导下,学生高中跨文理学习经历得以有效扩充,初步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培育。然而遗憾的是,高中文理合流未能显著改善学生大学学业表现,甚至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及高选拔性院校学生群体中,呈现为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究其原因,高中教学改革的滞后限制了学生跨文理知识整合与调用能力的培育,高影响力科目的弃选现象也增加了学生知识结构缺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在学术竞争与职业发展等多种压力源影响之下,博士生已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风险群体.基于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博士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且针对性的学业支持体系建设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学术指导、经济资助以及职业规划等领域的学业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博士生的焦虑情绪,从而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基于博士生行动力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学业支持对博士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舒解效应,需建立在博士生自身积极行动的基础之上方能奏效.鉴于此,高校应建立常态化的学生心理健康检测系统,并为博士生提供全面的学业支持体系,以改善博士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突破传统高考模式下文理区隔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多元化发展提供可能,新高考改革尝试引入灵活的科目选考制。研究使用改革试点地区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现状,探寻科目选择行为背后的动机,探究科目选择与高考成绩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科目选考制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学生开展文理交融的跨学科学习,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物理科目的选择比例低且逐年缩减。学生考试科目选择行为背后具有多元化的动机,以学科能力和自我发展规划为选科导向的学生,其高考成绩具有相对优势。与之相异,分数策略导向的科目选择反而会造成学生高考成绩下滑。鉴于此,新高考改革在赋予学生选择权的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生涯规划与升学咨询指导体系,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与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