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优化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大学校园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使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以及高校学费的上涨,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显。实现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优化,是进一步促进勤工助学发展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关系.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研究辅导员与大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探究了辅导员与大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了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现状并提出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辅导员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学习型辅导员的内涵和重点内容为切入点,探讨了培育学习型辅导员的核心因素--"德"与"学",剖析两者与学习型辅导员自我成长的关系,从建立个人愿景、养德、修学三方面提出学习型辅导员成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先进的教学理论、技术设备,不断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这既符合了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又符合体育教学的原理和规律。另外,体育教育改革也要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建议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与时俱进,逐步推广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5.
钟健雄 《教育探索》2012,(8):153-154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他将教育学生的基本理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学生的学情,尊重差异;二是注重学生的感受,维护学生的自尊;三是正确进行定位,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的启示包括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以评促学的评价体系、树立师生互动的教学观念和形成反思研究的教学习惯.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分析,探讨了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提出要通过明形势、学典型、树愿景、创氛围、建机制,“五管齐下”树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新理念,夯实基础;通过“学-习-思”三个步骤,提升辅导员学习力;通过设立“共享、交流、创新、激励”四大平台,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执行力,努力推动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职业精神:高校辅导员培训的核心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精神的培养"为重点,探究高校辅导员培训的核心内容、意义,构建以培养职业精神为核心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加强辅导员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简要阐述其重要的道德教育思想观点,结合当今新形势,提出多维度加强辅导员工作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9.
以学习型辅导员的内涵和重点内容为切入点,探讨了培育学习型辅导员的核心因素——"德"与"学",剖析两者与学习型辅导员自我成长的关系,从建立个人愿景、养德、修学三方面提出学习型辅导员成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内涵与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职业精神的内涵与构成,并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的特点、高校辅导员基本角色的要求,界定出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内涵与构成,具体包括:(1)辅导员的职业认识,表现在辅导员的职业理念与职业态度上,体现为敬业与志业;(2)辅导员的职业情感,表现为辅导员对本职业的热爱与高度的荣誉感,体现为爱业、乐业;(3)辅导员的职业意志,即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职业责任、职业良心与职业作风,体现为勤业、廉业和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