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对中学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的一道习题答案提出异议,认为如果外界条件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出现不一致,则应指明所比较的速率的类型和比较的时间段。同时对原题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入手,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研究溶液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的特征,证实该反应的可逆性,粗略测算出相关离子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指出溶液中Ca2+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纠正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的观点,有利于解决教学中一些相关的有争议的问题或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3.
借助文献和互联网资料,对共价键的自由旋转作出了界定。分析了1,3-丁二烯和联苯等几种共轭分子的碳碳单键旋转及原子共面问题,认为单键能否旋转与分子的旋转能垒及温度等外界条件有关。常温下,1,3-丁二烯分子中的原子不是都在同一平面上;联苯在固态时,分子中的22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而在液态或气态时,两个苯环间出现了0°~45°之间的扭转二面角,分子中只有1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相似文献   
4.
钟汝永 《化学教学》2005,(10):62-63
本文对CuCO3进行考证,认为CuCO3就是Cu2(OH)2CO3,并对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三)27题进行评析,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对该题题目设置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对本刊一道有关"OH-使Mg2+、Al3+同时沉淀"的图像题提出商榷.通过溶度积常数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认为Mg2+、Al3+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不是同时开始也不是同时完成,而是分步进行,"原题"和"开发题"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分析了用分步沉淀法分离Mg2+、Al3+的可行性,对"开发题"提出了修改替换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出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时,在遵循“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虚拟一种或几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简洁快速地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且不影响整体电子转移数目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计算了碳酸氢钙的溶解度,确定其为"微溶物",对文献中"碳酸氢钙易溶"的表述及其溶解度数据提出商榷。继而进一步从平衡出发,得出常压下不能从溶液中获得碳酸氢钙固体、且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推论,提出了测定碳酸氢钙溶解度的思路,对碳酸氢钙的性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和计算分析,得出醋酸钠溶液加热时,氢离子浓度是增大而不是减小,但c(OH-)增大占主导地位,溶液碱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高考化学复习课的一些不妥当的方法进行归类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