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而复     
周而复,原籍安徽旌德,一九一四年一月生于南京一个小职员家庭。一九三三年秋,进上海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开始写作诗歌和小说,并同田间等合编《文学丛报》,与张天翼、欧阳山、草明、沙汀等编辑《小说家》月刊。一九三八年夏,大学毕业后到延安,第二年秋到晋察冀边区,在艰苦的抗日斗争中从事部队文艺宣传工作。一九四二年冬回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写了歌颂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的短篇小说和记述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高贵品质的报告文学《诺尔曼·白求恩断片》。一九四四年到重庆编辑中共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     
赵树理,一九○六年出生在山西沁水县一个贫农家庭,从小喜爱民间文艺。一九二五年入山西长治第四师范初级班学习,接近了革命工作者,同时受到“五四”新文艺的影响,开始写新诗和小说。一九二六年,因参加反对军阀阎锡山的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一九二七年被捕入狱。出狱后,长期生活在农村,当过农村教员,主张向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学习,提  相似文献   
3.
欧阳山     
欧阳山,原名扬凤岐,湖北荆州人。一九○八年生于城市贫民家庭。一九二四年开始写作。曾主编《广州文学周刊》,并在北伐军中做政治工作。一九二八年到上海以写作为职业。一九三二年在广州组织“普罗”作家同盟,主编《广州文艺》,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被迫到上海,后加入了“左联”。抗战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文化运动。一九四一年到延安,在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指导下,写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高干大》,  相似文献   
4.
冰心     
冰心,本名谢婉莹,福建长乐县人。一九○○年出生于官僚资产阶级家庭,从小爱好文学。一九一四年,进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学习四年,受基督教和资产阶级人性论影响较大.“五四”运动时期,冰心在协和女大预科(后并入燕京大学)读书,在革命浪潮的激荡下,开始创作。小说集《超人》,提出了一些社会人生的问题,描写了一些当时社会的黑暗.诗集《繁星》、《春水》都是些小诗,写的是作者的零星感受、玄想和幻想,有不少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博爱”思想,艺术上比较精巧。一九二三年秋,冰心留学美国,专门研究文学,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题材主要  相似文献   
5.
梁斌     
梁斌,河北蠡县人,一九一四年生,一九二六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在学生时代,梁斌就受了革命的影响,他亲身参加的一九三二年的保定二师的学潮和同年爆发的高蠡暴动,对他的影响尤深。参加革命后,他长期从事文化工作和地方工作。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七年先后担任中共县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全国解放后,曾任中共地委宣传部长;从事专业创作后,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理事等职。梁斌早在青年时代,就一边工作,一边从事文学创作。一九三五年,他以故乡的高蠡  相似文献   
6.
光未然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笔名还有华夫、言直等,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一九一三年生。一九二七年在家乡参加大革命,同年加入共青团。大革命失败后,曾当过商店学徒、商店店员和小学教员。三十年代初期,在武汉念过私立大学,教过中学,并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一九三五年在汉口发表了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这首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歌词,经自述诗谱曲后,在“一二·九”学生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中广泛传播。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一月,率  相似文献   
7.
贺敬之     
贺敬之,一九二四年生于山东峄县的一个贫农家庭。一九三七年小学毕业后进滋阳县乡村师范。一九三八年因日寇入侵,流亡到湖北读中学,次年随校赴四川参加救亡运动。一九四○年到延安,进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同时开始诗歌创作。一九四一年入党。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贺敬之的创作进入了新阶段。一九四五年和丁毅合作,执笔写成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它表现了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深刻主题,为我国社会主义歌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曾荣获一九五一年斯大林文艺奖金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     
叶圣陶,又名绍钧,是我国“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八九四年十月出生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一九一二年中学毕业,因无力升学,辍学当小学教师,达十年之久。一九一九年开始写怍。他的早期作品大多取材于受压迫受剥削的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幸遭迂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压迫下走投无路的艰苦生活。一九二一年同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其后主要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担任编辑工作,也曾在上海的大、中学校教书。一九二四年发表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比较成功地再现了某些知识分子卑怯、庸俗、自私的心灵,受到了文艺界广泛的注意。一九二八年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倪焕之》。这部小说在从“五四”到“五卅”的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倪焕之  相似文献   
9.
柳青     
柳青,名原刘蕴华,一九一六年生,陕西省吴堡县人。早年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一九二八年高小念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到西安入高中,开始写作。次年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主编学生刊物《救亡线》和《学生呼声》。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三七年主编《西北文化日报》副刊《战鼓》。三八年到延安,在西北文协工作,三九年跟着部队到后方打仗,曾写过一些反映八路军战士生活的短篇小说,集为《地雷》。一年后到地方工作,四二年参加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学习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开始明确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一九四三年到一九  相似文献   
10.
巴金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原名李芾甘,一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的大家庭,亲身感受到封建礼教的罪恶,从小就对封建专制制度不满。“五四”运动时期,受革命激流的冲击,增长了民主主义思想,接着,又读了不少宣传无政府主义的书籍,受克鲁泡特金的影响较大。一九二○年九月进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一九二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