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讨论进一步强调了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语言通而不是语言学家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有理论语言学的强有力的支撑 ,必须同时运用归纳法与演绎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术语值得讨论 ;汉语传播与汉文化的传播必须同步进行 ;过度强调汉语的纯正不利于汉语的传播与发展强大。必须加强古代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总结与研究 ;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理念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宗师吕叔湘不仅是语法学家、语文教育家,同时也是一名修辞学家和修辞实践家。吕先生一生十分重视修辞学研究并且始终关注、支持修辞学的健康发展。他对中国修辞学的重要贡献是:开创性研究提供了修辞学研究的新范式;独特修辞观促进了修辞学的科学发展;打造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并培养了杰出的修辞学家。  相似文献   
3.
王易是中国20世纪早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修辞学家。《修辞学通诠》代表了他的最高学术成就,体现了修辞学在当时的发展水平。王易建立了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具有现代科学品位的修辞学体系。其修辞观的核心不是美辞而是动情。其方法论原则不是绝对化而是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名语言艺术家,他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善于采用语用策略,其语用策略体现在语码策略、风格策略和修辞策略等方面。成功的语用策略为其教育思想的传扬,教育改革、社会改革理想的实现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陶行知语言文字观、语言风格、语用策略等的研究,是陶研工作向广度推进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王易的言意观——王易对语言与思想、思维关系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易是二十世纪早期成绩卓著的修辞学家 ,是中国语言学界、修辞学界第一个深入探讨语言与思想、思维关系的学者。他认为语言与思想无必然之关系 :“言语非思想”、“思想非言语”。语言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 ,是思维过程的工具 ,是承载思想的容器 ,语言与思想不可分离。语言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形象思维有时不需要凭借语言 ,语言与思想有先后之别 ,语言不是十全十美的表达工具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每一种语言经过不断地演变发展,和该民族的思维模式、思维特点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广告语言也明显地带有传统思维模式的痕迹。本文试图从传统思维模式的具象性、整体辩证性、模糊意会性、经验性等方面来探求其对广告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从而认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创作出既符合广告语言表达原则,又适应中国人传统思维特点的、人们易于接受的广告语言。  相似文献   
7.
钟玖英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4):25-27,50
20世纪的江苏修辞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中国修辞学的发展繁荣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的江苏修辞学研究可以分为五个大的时段:前50年,建国后的17年、文革过渡时期,80年代和90年代。每一时期江苏修辞学研究都有突出的成就。总结江苏修辞学的研究成果是为了满怀信心地开创江苏乃至中国修辞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网络双关和传统媒介语言中的双关相比较,既有共同之点也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谐音双关的变异性,语义双关的灵活性,语句双关的模糊性,别解双关的戏谑性。网络双关的盛行与求新求趣、调侃戏谑、自由宣泄等深层社会文化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9.
潜显理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重要的语言学理论 ,这一对立的理论范畴的出现对于语言学的发展创新和进一步科学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语言学界对语言的潜、显现象进行大量而系统的研究 ,提出并不断完善语言潜显理论的是王希杰。于根元是语言潜显理论的积极支持者、宣传者、研究者和运用者 ,同时他的某些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语言潜显理论。潜显对立与转化的语言理论 ,日渐成为一种新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原则被学界研究、认同和运用。潜显理论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相似文献   
10.
一、三一修辞学,还是三一语言学? 何伟棠:聂焱教授主编的《三一语言学导论》出版了,看到这部著作,我是非常高兴的。我从前对你说过,有些人把你称为修辞学家,我是不同意的。我认为你是一个语言学家.理论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