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教"与"学"互动,在互动中生成能力或技能.每一堂课,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学设计必须具有层进性.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良好的对话互动,科学地运用思维和学习的层进性规律,就可以较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应地在作文教学上提出八个方面的教学建设,对改进作文教学有实效。  相似文献   
3.
钟真祥 《现代语文》2007,(1):109-109
在写作中,材料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材料的选择要服从主题的需要。如何根据主题的需要去选择写作素材,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选材不当,非但无助于表现主题,反而会起冲淡、干扰主题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材是一门艺术,高超的选材艺术可以增强主题的表现力和感召力。本人认为,把握好选材的初始环节,体现选材的四个“度”,必能有助于表现主题与作文写作。  相似文献   
4.
正和平县古寨中心小学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办学理念,实施文化立校,其思虑可谓长远,其用心可谓良苦。无论是葫芦丝还是书法,无论是"136"课堂模式还是红星拍卖会,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都尽量做到"小制作大产出,小投入大收益",讲究增值是这所学校经营的一种核心标杆。正因其用心办教育,一所300多名学生的山区乡村学校开始了一场美丽的蝶变。  相似文献   
5.
所谓人格,从人的本性来看,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有着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如人们的责任心、自信心、宽容性、独立性、坚韧性、合群性、进取性等。人格的这种规定性,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它为每个人所独有。作文过程是大脑独立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形式和内容对学生人格有着互动作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作文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本人试从三个方面略谈创新作文教学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写作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是大家都有共识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应用。换言之,只有读得通,才能写得通;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鲁迅先生指出,要想写好文章,最要紧的,就是“多看和练习”。又进一步指出写好作文的方法:“……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作”。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7.
8.
教学是一种技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教学智慧指的是教者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情景,为保证教学作为一种人为的活动,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简而言之,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智慧。基于上述的认识,教师应在活生生的教学场景中,对教学的事态进行感知和判断,辨别事态中具有教育理性的表现,领悟事态中具有某种预示征兆的表现,并能在任何情况下采取行动措施,让尚未辩明其合理性的表现和不具有教育合理性的表现沿着某种具有合理的、预期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特别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钟真祥 《现代语文》2008,(4):109-109
一、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的协同训练的理论基础 口头作文是指在作文领域内的表达训练,是在一般说话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出口成章能力的训练;书面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传输信息,是人们重要的交际方式之一。现代作文心理学研究指出,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由思维到表达只经过二级转换,而后者由思维到表达却经过三级转换。口头作文的转换路径是“思维——内部语言——表达”,书面作文的转换路径是“思维——内部语言——过滤加工——表达”。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虚构、组合等现象时,被老师斥以“内容不真实。情感虚假”,或“作文假、大、空”。结果是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维。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写作?什么是作文的真情实感?所谓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是用笔头说话。可以看出。写作是为了生活的某种需要,是用书面来表达的文学形式。基于上述的认识。再来谈谈对“真情实感”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