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欢所言“督将家属多在关西”一语,往往被视为其优容怀朔勋贵的确证,但此“督将”所指实为东魏北齐中由关中西来的一批降将。这些武人身份各异,包括尔朱天光旧将、河西部落酋帅以及关陇土著豪强,其东归或事起仓促,或只身被俘,故而将亲属遗留于关中。他们投靠高欢的原因,主要包括贺拔岳之死导致的关中势力联盟破裂,东西魏国力悬殊下的政治选择,以及孝武帝之死导致的政治反噬。这批西来武人东归高欢后,由于根基浅薄,故只能积极向高氏统治者靠拢,依赖武力立足于东魏北齐政坛,却因之成为高氏钳制怀朔勋贵的工具,最终在高氏与怀朔勋贵的激烈斗争下沦为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在北齐的统治下,山东地区具有发达的农业与工商业,经济都市异常繁荣,经济水平远超北周控制的关中,这一差距在北周统一北方后仍旧延续下去。隋朝建立后,为更好地经营与控制北齐旧地,隋文帝针对山东地区采取了诸多抑制性的经济政策,包括管控户口、漕运转移、疲敝民力等,这些政策既保障了隋朝对北齐旧地的控制,同时也未引起地方民众的反抗。隋炀帝继位后,由于其政策转向外放性,他在继承文帝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北齐旧地的剥削程度,但却超出山东民力所能承担的范围,最终导致了隋朝末年山东地区经济的崩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