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钱伟春 《文教资料》2011,(19):62-63
长期以来,由于升学考试的模式是"一考定终身",在这个指挥棒的指引下,教师编制习题的形式也是单一的。语文教师应该通过习题的设计调动学生的眼、手、口、耳共同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
3.
<正>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有人说,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人们从她代父从军的事迹中看到了一个伟岸杰出的巾帼英雄形象,听到了她强烈的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仅仅如此吗?假如这样,木兰的生命力就不会这么旺盛了。在木兰的身上,许多人只读出了"忠",却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孝"。唐代韦元甫模仿《木兰诗》而作的同名诗云:"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  相似文献   
4.
5.
钱伟春 《考试周刊》2013,(30):33-34
语文教学要想从被学生"对抗"的困境中走出来,充分彰显语文的人文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文章本着引导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的宗旨从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意识,营造充满人文性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人文性地参与语文教学等方面充分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对引导学生亲近语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