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各国文化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开设外语课的情况下,初中和高中阶段也就成了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 初中和高中阶段外语学习是否存在一个确有收效的方法(姑且以“黄金学习方法”比喻之)与这一黄金时段相配?如无黄金学习方法,黄金年龄段也就贻误掉了。所以,寻找黄金学习方法与黄金年龄段搭配,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钱冠连 《东方文化》2000,(3):119-121
老式的中药房,一个一个的木抽屉,装着一味一味的草药。一个抽屉只容纳一味中草药,外贴一个标签。治寒的、治热的、有毒的、中性的、凉性的、燥性的、温性的,如此等等,不同性质的药不能混装在一个抽屉里,否则将导致不好的甚至严重不良后果。所以,中药店铺这个宏达博洽的世界,一眼望去,一个抽屉一个面孔,  相似文献   
3.
根据一种哲学活动(企图通过分析语言来解释世界“存在”的哲学活动,在涉及呈现方式、描述属性与认知活动时。也同时并无意地为修辞的解释打开一种思路)。本文提出如下猜想:凡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涉及呈现方式、描述属性与认知活动时。必涉及修辞活动。这个猜想的启示是:第一,凡有认知活动并且要说话的时候。都有修辞活动。第二,人类最普遍的生存方式(使用语言)——形而下,居然和形而上的思考(哲学活动)掺和在一起;第三,人的行为、语言行为与修辞,是掺和在一起的。我们生活在修辞活动中,是一个并非夸张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在认知模块生成中,选中的模块排成合格的句子或看似“荒谬”的句子(由于淘汰了一些重要的模块)并呈现(说)出来,模块的淘汰给语用解释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可能是话语生成中语用隐含生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见证中国修辞学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与修辞学沾边,是在<现代外语>当副主编的时候.那时,读过不少讲修辞的稿子,大都介绍英美修辞格.我认为成了"格"的东西,就意味着开始被人抛弃不用.于是又逼出新格.新格的出现在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无限的.如果这样无限"出格"下去,研究路子岂非越来越固定,越走越窄?那时,我似乎感受到了狭义修辞学正陷入"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式的困境之中.后来我一看到谭学纯、朱玲两位先生说它"处于边缘化的状态"[1],便立即在内心里着实赞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