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央决定:九月十日为我国的教师节。这意味着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党中央对教师职业的充分重视。同时有关人士和教育部门也提出了教师要“三自”的口号,其中最有现实意义的似乎是“自强”,这一点直接地关系到教学与教育成效的提高。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永无休止地自强不息,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质量——这应该是每位教师的终身志向。下面这篇文章介绍一位饱经战火的苏联姑娘把自己的一生一世献身于乡村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在精神方面,在教学实践方面,都有许多东西,堪称“它山之玉”。译文较长,又不忍删减,故分两期刊载。  相似文献   
2.
列·符·赞科夫(1901——1977)是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著名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教育家。他先后发表了150多种著作,有的已在美、英、日等十几个国家翻译出版,有的已成为苏联广大教师的“必读书”。《和教师的谈话》、《教学论与生活》、《教学与发展》是他的代表作。在他著作中,根据他多年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教师与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与“答”,是课堂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认识能力和发展孩子思维的必要途径。教师、家长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根据教育的目的来决定的。美国教育家富兰克尔把这方面的提问归纳为六种: 一是回忆性问题。它的特点有二:①具体;②基本上只有一个答案。比如,“猫有几条腿?”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巩固知识。二是描述性问题。这类问题已经不限于“回忆”,而要孩子按事情发生的顺序,具体地阐述。比如,“熊猫是怎样吃竹叶的?”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训练孩子的思维顺序性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与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与“答”,是课堂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认识能力和发展孩子思维的必要途径。教师、家长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根据教育的目的来决定的。美国教育家富兰克尔把这方面的提问归纳为六种: 一是回忆性问题。它的特点有二:①具体;  相似文献   
5.
波琳娜·盖奥尔吉叶芙娜在组织自己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时候,总是教导他们依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钻研教科书和运用词典。她坚持不懈地激励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支持他们在上课时的认知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地做出结论和有所发现。在留别托夫小学校里经常地听得到这样的一些问题:孩子们,你们是怎么考虑的?”“关于这一点你们都知道些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证明这一点呢?”“那么你的意见呢?”这位女教师总是循序渐进地提高作业的复杂程度,积极地引导全班同学共同完成作业,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这个时代,教学论以一日千里的步伐向前迈进,教学论的原则之一就是直观性。到处都在成功地转向研究室的制度,各所中小学校正在配备最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教师们和学生们都积极地投身于制造所有各门课程仍感不足的直观教具…………是不是所有各门课程呢?最重要的一门课程——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我认为,应该把班主任所担任的“一门课”叫做精神  相似文献   
7.
学术研究     
高等学术机构,除了与国家的外在联系,实际上就是那些把生命的时间和内心的追求用于科学与研究的人们的精神生活。高等学术机构是学术机构的最高峰,一切直接有益于民族的道德文化俱荟萃在这里。其立身的基本原则是,在最深入、最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与  相似文献   
8.
资料     
美国,1976年,全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5%,198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20年的历史,美国已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农产品供出口的有1/3.美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视农业高等教育、重视农业科技人才与管理人  相似文献   
9.
许多青少年学生,为了将来能更好地担当起振兴中华的重任,为了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他们正在发奋攻读、刻苦钻研、拼搏、奋斗。掌握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不仅要有为心灵的理想而攻克艰难险阻的毅力,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怎样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和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学习方法?这是块饶有兴味的诱人的境地,它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引人去关心,去寻觅、去探索。近期,我们阅读了由鲁殿忠、赵秀琴等编译的日本田琦仁的著作《中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