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界的一个永恒话题,是教师的不懈追求。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以物质性质、物质构成、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主题的教学案例为例,阐述初中化学有效教学要基于学科本质,发挥核心知识的统摄和衍生功能,关注认识方式的导向和引领价值,突出化学观念的稳定和层次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究是九年级化学新课标五个一级主题之首,在"倡导评价方式多元化"还没有真正完善的今天,"习题训练"是现实课堂教学中谁也不会忽视的关键环节,甚至因为传统思想的惯性使然,习题训练和费力评讲在相当的范围内还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践行新课标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习题训练的"度",  相似文献   
4.
5.
微粒观的构建是初中生学习化学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能力.初中生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普遍感到较难,尤其是"离子"的内容,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20项问题,采取以下教学策略:以实验探究引领学生走进微观世界,以模型运用帮助学生搭建认知桥梁,以理论建立锻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就可以增强学生对微粒本身的认识,引导学生建立微粒表征、符号表征、宏观表征的有机联系,使学生形成科学认识方式,构建微粒观.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避免内容空洞贫乏,忽视先前经验,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基于学科本质,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文章主要介绍了初中化学"335本真课堂"教学模式,并指出了实践过程中要纠正一些理解和操作上的偏差,把握好5个"度"。  相似文献   
7.
8.
钱海如 《化学教学》2003,(10):11-12
对照实验又称为可比照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1]中有20多个"活动与探究"是应用对照实验的,在<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2]中也有10多个实验是应用对照实验的,在近2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和竞赛试卷中,考查应用对照实验的试题也在不断出现,可见对照实验在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上较为重要.现举例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9.
钱海如 《化学教与学》2015,(2):24-26,53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主体参与对达成教学活动的目标起关键作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设法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努力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成功。采取以下策略:以问题情景引导主体参与,以探究实验落实主体参与,以动态生成激发主体参与,以合作学习促进主体参与,以有效练习强化主体参与,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同时,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0.
依据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分析了初中阶段守恒观所涉及的维度、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与总结,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归纳了初中阶段守恒观构建的"进阶模型",包括5个阶段的认识进阶,并指出了教学中应注意的4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