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公开选拔 竞争上岗”机制在高校的建立与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也逐步深化,其中之一就是选人用人的干部选拔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突破了以往神秘、单一的任免机制,不断形成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高校也不例外,这几年在干部制度方面不断创新一些做法,如有的院校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招聘校处级干部;有的规定了干部的任期年限;有的则推行了聘任制、轮岗制、目标责任制等等,给干部管理注入了新鲜成份,带来了极大活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是新时期党建工作必须重视的课题,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深入探索和把握其特点与规律,适应新形势,不断改革和创新,是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校高素质女干部队伍的建设则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对全国女干部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结合高校实际,根据形势发展,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建设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的高校女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4.
素质,是指一个人思想、作风、能力、品行的基本构成状况。不同历史时期,素质构成的内涵不完全相同。当前,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决定了人的素质与以往计划经济相比,既有某些联系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本文仅就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干部素质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提出必须加快干部制度改革的步伐。而考核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它包括提拔使用前的考察和使用过程中的考核。前者侧重“能否使用”,后者侧重“是否胜任”。就高校而言,干部考核工作显得比较薄弱。如“千人一面”的雷同模式,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考核方式的单一性,缺乏深刻性;考核程序的机械性,缺乏生动的效果;还有部分考核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影响了考核的质量。笔者认为,完善考核,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一、确立科学的考核标准考核要有科学的标准。何为科学的标准?笔者认为:一是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要求干部坚持…  相似文献   
6.
时代不同,对人的要求和评价亦不同。因此,在干部标准、干部培养机制和干部的行为方式上都应有新的内容,以利人才的成长和发现。一是用人标准应有新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体制所限,人的思想必须要求单纯,绝对服从,以保政令畅通.资源配置合理。干部听话老实,“唯上唯书”,靠经验办事,被认为是好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公开、公正、平等、竞争”,不仅要求干部要有组织观念,服从决定,而且还要求干部思想观念开放,主观能动性要强,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点,否则就会被淘汰。听话的好人不一定…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邓小平的有关论述中概括出了邓小平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并从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它的成因,最后指出了这一思想对于高校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改革是高教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和深化高校内部管理机构的改革,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深化高校内部管理机构的改革,同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这两方面的改革是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机构改革战略部署在高教战线的具体体现。在面向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如何改革高校管理机构,是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本文试就高校管理机构的现状、制约因素、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等方面,提出几点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