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斯霞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一个"完美的永恒存在"。她在南师附小68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就是一部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史和励志史,给我们后来人以诸多启示。翻开厚厚五卷本、洋洋数百万言的《斯霞文集》,感觉走进了一座富矿,谈教育的,谈教学的;谈教师的,谈家长的;谈上课的,谈课改的;谈备课的,谈辅导的……如同一部小学教师必备的百科全书,可谓是应有尽有、包罗万象。在这其中,课堂始终是斯霞老师关注的焦点。品读  相似文献   
2.
综观现在的许多优秀中小学生,虽然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若不能被及时发现并消除,必将大大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闫勤  曹海永 《江苏教育》2012,(32):24-27
"爱的教育"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积一百多年历史沉淀所创造的教育哲学,如今更成为一种学校的日常生活和"现象世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我们把"创新与特色"这个时代命题建基于"爱的教育",同时以"课程"设计与操作为核心依托,努力建构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我接过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这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名校校长的接力棒。当时,萦绕着在我心头的,除了浅浅的幸运感和喜悦感外,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引领南师大附小这一特定场域中的教师,向着"爱"的幸福出发,使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幸福同行呢?以"爱"的幸福观引领。一代宗师斯霞,把自己毕业的心血和智慧都献给了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她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闫勤  贲友林 《人民教育》2012,(Z1):14-16
"爱的教育",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集百年历史积淀与现时思考于一身的教育理想和主张。承继历史,面向未来,如何赋予"爱的教育"以现实的、长久的生命活力?我们以为课堂是最重要的载体和平台。"爱的课堂"又是怎样的呢?我们逐步  相似文献   
6.
闫勤 《江苏教育》2011,(4):47-48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直在践行和探索“爱的教育”——一个集历史积淀与现时思考于一身的教育理想和主张。所以.我们确立了“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校训,并以培养“大爱之才”作为南师附小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直在践行和探索爱的教育——一个集历史积淀与现时思考于一身的教育理想和主张。所以,我们确立了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校训,并以培养大爱之才作为南师附小的育人目标。那么,我们应该建设怎样的课程,以支撑和引领儿童向着大爱之  相似文献   
8.
闫勤 《江苏教育》2012,(Z3):50-52
德国数学家克罗内克有一句名言:"上帝创造了自然数,其余都是‘人为’的。"第一个人为的数就是分数。分数,既重要又难教。分数的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何故?何为?本文拟对此作出分析并结合两则教学设计谈一些想法。一、学生认识分数,难在哪儿学生认识分数,是从分东西开始的。也就是说,他们认识的是"行为的分数",他们把"分"的过程以及结果与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什么是互动?从字面来看,不难理解,即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不过,我们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于这种形式化的理解层面。再将视角聚焦于更细微的"课堂互动",我们需要进行深度的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