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当前我国许多大学存在中心工作错位现象。本从高等院校的职能层面、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法律层面、创一流大学层面、人本管理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层面对大学教学中心论和科研中心论提出质疑并进行探讨。最后指出,无论是哪种层次的大学,中心工作只有一个,就是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2.
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是民主治理校园,而民主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数人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效能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价值消解是对传统价值的异化。主体间性教育扬弃传统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模式,强调“我-你”主体间的沟通、融合。高校部分学生把崇高消解为低俗、把美好异化为恶意、把真实想像成伪装的倾向消解了教育者的初衷,凸显主客二分模式,折射出高校主体间性教育的缺失。本文旨在重申主体间性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要性,并对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提出可行性重构意见。  相似文献   
4.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课程体系一直存在着"普教化"现象严重、结构老化、不适应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问题,需要从系统论的视角把握成人高等教育中管理类学科的特点,构建适应成人学习特点及规律的基本原则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教育活动.活动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要使学生学到什么,如何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智慧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这是当今历史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探索和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应结合教学实践,努力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注重生态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基石。生态文化改变以往教育过程中“以师为本”的本位思想,指出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与生具有的主动的、受动的生态互动关系,强调人和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基于我国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宣传倡导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学论、营造学术生态文化、构建新型行为体系是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许多大学存在中心工作错位现象。本文从高等院校的职能层面、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法律层面、创一流大学层面、人本管理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层面对大学教学中心论和科研中心论提出质疑并进行探讨。最后指出,无论是哪种层次的大学,中心工作只有一个,就是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8.
大学学科文化建设中"格雷欣法则"现象及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学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举足轻重.良性的学科文化氛围不仅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也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恶性的学科文化氛围对学科建设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恶性的文化氛围在许多大学的学科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抢占上风,出现了学科文化建设中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本文把学科作为大学最基层的学术组织,试图从学科文化的重要性入手分析这一现象的严重性,并从管理层面提出可行性的消解对策.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交叉作用的文化。跨文化背景是民族院校的一大特质.多元主体特别是多民族文化主体的并存凸显主体间性教育的重要性。主体间性教育扬弃传统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模式.强调多元主体间的理解、沟通和融合。在跨文化背景和主体间性教育的理念中进一步提出:新时期民族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需树立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态度目标。  相似文献   
10.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源及心理压力调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爱敏 《教育探索》2009,(1):122-124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高校的改革和管理、社会的期望以及青年教师自身的不适等是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源头.从社会、学校及个人层面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环境、科学的考核机制以及教师自身的正确认识等是青年教师调适心理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