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师之说,起于民国.清末兴学堂,师一度被称为"教习",稍后有"教员"、"教师"之称.  相似文献   
2.
吾爱吾师     
闫立君 《河北教育》2008,(10):47-47
我师张圣洁先生去北京快三年了。虽然也时时联系,叩问安好.总不如亲承教诲、商量琢磨的日子为乐。师母做肝移植后,一直在京观察治疗,先生一边陪护,一边给书局做顾问。年逾花甲,尚要如此劳碌,思之每每恻然。那天通电话,先生很高兴。原来他的一名学生(给师母做手术的大夫的孩子,上初中。先生为报答他,就教他的女儿国学入门部分)在她的中学老师讲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  相似文献   
3.
教师之说,起于民国。清末兴学堂,师一度被称为“教习”,稍后有“教员”、“教师”之称。清以前,教师之别称甚,上溯秦周,有保母(内师)、外傅(外师)之称,又统称师傅。如《榖粱传·昭公十九年》:“羁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内师者,《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于宫中(常典此不断句,亦通),择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此则为古之君主之子师,异于今之“保姆”。盖贵胄之服侍,各有专别,保母则专司启蒙教育之职。约之平民,则不必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