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检验狐米草低能重离子各诱变株系在表型、生物量和内部生理生化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其遗传物质DNA是否发生改变,试验检测了狐米草对照株系与各诱变株系的ITS序列.结果发现,所检测的狐米草10个诱变株系的ITS序列与对照株系完全一致,仅与美国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狐米草株系差别1-2个碱基,显示低能重离子束诱变并没有导致狐米草株系在ITS区段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2.
“互动式”环境教育模式的探讨是联合国开发署UNDP在中国的一个授助项目,其旨在通过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目前,该活动在我国许多中小学及中等师范学校广泛开展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就“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其途径和方法而言,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指教师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特级教师、名教师的成长经历表明,不断研究、回顾、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更新教学观念.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蓝色国土教育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通过对师范生调查,了解他们的海洋知识、海洋意识、海洋预期行为情况,以便为师范院校开展蓝色国土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互动式”环境教育项目由联合国环境开发署(UNDP)于1997年引入我国,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互动式”是教学中的一种传播方式,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给学生提供问题和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观察、试验、探索、调查、图表与数据分析、野外考察等方法获取信息,师生间再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小论文写作等方式表述、交流观点与认识,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从而激励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玉兰种子的芳香油提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茂华 《科学教育》2002,8(1):48-49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食品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通过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讨论,对转基因’食品与人类健康关系进行剖析和审视,指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应该将健康效益放在第一位,既以慎重的态度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又以积极的观念对待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小学科学课程师资的匮乏严重地困扰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师范院校设置科学课程专业并尝试着在科学课程中开设课题研究,有助于师范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团队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