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蕊  闫荣 《河南教育》2010,(9):55-56
近年来,很多高校的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存在着缺乏稳定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培养一支稳定的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的认识、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在幼儿的生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对各种类型的幼儿电视片都比较喜欢,没有特别的偏好;家长对幼儿观看电视的监督情况良好;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电视片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具有教育功能(富有科学道理、能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和娱乐功能,情节好,画面好,语言规范和音乐好等方面上;家长和教师最不愿意让孩子看成人化和打斗类的电视片。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倡正确评价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活动,那么如何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呢?笔者认为至少要走出评价的误区,采取公正全面地评价。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和乐趣.明确奋斗的方向,增强学习信心,鼓足拼搏的勇气,挖掘他们探究的潜能,充分发挥其个性和创造性。其中,很多教师赖以激励性的评价,甚至过度地实施激励性评价,使得教学效应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兴趣不浓,信心不足,进取不强。为此,笔者愿与同行切磋,共同探究,有必要提出应正视数学激励性评价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  相似文献   
5.
6.
申朝晖  闫荣 《大观周刊》2012,(16):147-148
本文主要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文艺观点,解读郁达夫以《沉沦》为代表的日本背景小说创作中呈现出来的对日本人与日本文化渴慕背后的仇视倾向,同时分析中国早期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构筑起来的特殊心理机制,并探求制约郁达夫创作和叙事方式的文化心理,最终达到以心理学的视角研究文学作品,实现对文本深入的剖析,形成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孤独者"形象贯穿于《柏慧》这部作品的始终,在外界各种社会邪恶势力的相互挤轧与不断侵蚀下,这些具有崇高灵魂的"孤独者"们,虽然迈着艰难而沉重的步伐,却时刻被梦想与道义所牵引,最终义无反顾地捍卫着自己那片心灵的"净土"。  相似文献   
8.
闫荣 《新疆教育》2013,(12):93-94
小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