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多向迷失。 我国古代有“歧路亡羊”之说。也许就是由于“歧路”太多的缘故吧。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走着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有时语文课被讲成了“政治课”,为了配合形势,抓住课文中的某一点,生硬地联系实际,随意地发挥、说教;有时被讲成了“文学课”,大谈其文学史、形象思维、典型创造;一时被讲成了“工具课”,只讲文章表情达意之法,不管其思想教育因素。到了“文化大革命”,“工具课”遭到了严厉批判,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批判的结果,语文课走到了另一极端,又变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成了“政治工具课”。近年来受高考强劲有力的影响:又出现一个新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鸿门宴》是一篇历史传记,因此要回答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须先弄清一个观点,即:如何看待历史?有人以为,历史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任你去梳妆打扮,换句话说,可以随意褒贬。这是完全不承认历史的客观性。但也不能认为历史事实和物理事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