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即只重视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的教学,而忽略人生观教学。有些人把人生观仅仅当作伦理学的一个问题或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内容来看待,认为它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内容或者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并没有什么重要地位,应放在伦理学、思想品德课中讲,事实上这些认识都是不全面、不正确的,都有损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形象。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来面目,更有效地搞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并服务于实践,探讨一下人生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特别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如何加强科学人生观教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底线伦理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是扎根在现实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的,符合人的心理需要,是道德教育的极好支点。  相似文献   
3.
高校“两课”教师必须坚持贯彻“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原则,全面推行改革,从而实现“两课”教育教学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