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律诗中之拗体,唐人谓之变体,固无一定之体式,不得言体,只是诗人于句中拗平仄而不救,联间失粘对弗顾。非是不知,盖“诗,志之所之也”,固以宣心达意为主,宁失律而不伤情意也。但,虽失律而犹音节流美如弹丸,毫无吃口之嫌。古人律诗中,不少佳作,出乎律而反高于其律,出奇制胜,此其故何哉?乃妙合自然也。  相似文献   
2.
《诗·魏风·硕鼠》之二章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毛传):“直,得其直道”.《郑笺》云:“莫我肯德,不肯施德于我.直犹正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直”读为“职”,“职”又训为“所”,则与一章“爰得我所”,义相重复,《诗》之叠章,倒换字而罕重复,故王说可疑.今人余冠英《诗经选》云:“直就是值.得我值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又  相似文献   
3.
律诗中之拗体,唐人谓之变体,固无一定之体式,不得言体,只是诗人于句中拗平仄而不救,联间失粘对弗顾。非是不知,盖“诗者,志之所之也”,固以宣心达意为主,宁失律而不伤情意也。但,虽失律而犹音节流美如弹丸,毫无吃口之嫌。古人律诗中,不少佳作,出乎律而反高于其律,出奇制胜者,此其故何哉?乃妙合自然也。 盖“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曲调),谓之音(《礼乐论》)。元陈■释此最精,具言曰:“凡乐音之初起,皆由人之感于物而生。人心虚灵不昧,感而遂通…  相似文献   
4.
《锦瑟》一诗,堪称是中国古代的朦胧诗,是以古今异说;迄无定解。众说之中,有的尚近乎是,如黄淑灿以为是“义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却又失之于泛,则悼亡妻,忆情场,皆可包括其中,只可说近是。有的则穿凿附会,不堪一驳,如旧说适、怨、清、和之穿凿,令狐青衣之附会,前人已辞而辟之。0即如古今占上风的悼亡说,又何尝不是附会?,而感国祚兴衰而作则尤为穿凿。说古人诗,因其人已远,世事又殊,广征博引,以求稽古于“知人论世”,已难免于博会;况乃脱离诗言,捕风捉影,“以意逆志’,能不失于穿凿?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