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按照顶层设计培养目标、"三性课堂"要求,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质量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衡量的标准。为了推进多元学习和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设计制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学科如何落实学科性、教育性、创新性任务?笔者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技术学科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探究在四年前拉开了序幕,到目前为止,成都市龙泉驿区信息技术学科开展“学案导学”研究已经历了“理论学习,初次探究一统一格式,全面尝试一组织规划,编写学案一试用完善,探究模式”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我们的观念、我们的课堂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两个重要文件发布开始,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在全国开展起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为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契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研制和颁布,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标准》广泛参照了全国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广泛听取了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既是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而产生的偶然,又是汇总、归纳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必然。按照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革新信息技术教学则成为教材编写后最为重要的议题。任何课程改革最终都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上,都表现为反思与革新教学实践。《标准》颁布后,本刊先后做了报道和专题讨论。为进一步体会和贯彻《标准》的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期专题。按照专家、教研员、教师的组合,邀请了李艺教授、段青老师、钟和军老师就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讨论。按照整理、学习、实践、反思的思路,整理出几种常见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新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如何进行,最终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上,最后选择了两个代表性案例,供读者借鉴。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我们希望广大教师敢于实践和研究,真正将信息技术教学推向一个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满足学生需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突发事件成为网络舆情关注的焦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破坏性大等特征,因此,探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对提高高校管理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案例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设计的。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并乐于表达。在电脑知识基础方面,已熟练汉字录入,学习并掌握了画图软件、Word软件的使用,在六年级下学期还接触到了PowerPoint软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