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级下册第55页练习七有这么一组题:43-3,43-5,43-9。教材旨在一方面让学生熟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同时渗透"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越小;反之亦然"的规律,丰富对减法的认知。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非常精彩,顺利地达成了预设的目标。就在我准备转向下一环节的教学时,事情有了新的变化: 生:我发现等号前面的43,3,5,9都是单数,而最后的得数40,38,34都是双数。 生:每道题都有两个单数,一个双数。 生:我说呀是单数减单数,得到一个双数。 独特的思维视角立刻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阵窃窃私语后,孩子们的脸上露出  相似文献   
2.
【案例】师 :圆柱有大有小 ,你觉得圆柱体积可能会怎样计算呢?生 :(绝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底面积乘以高。大部分学生都已经知晓这个计算公式 ,这在教师的意料之中 ,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可能也无法禁锢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师 :那你们是怎样理解这个计算方法的呢?生1 :我是从书上看到的。举起的手放下了一大半。很明显 ,大部分同学都看到或听到这个结论 ,并不理解实质的涵义。但仍有几位学生的手高高举着 ,跃跃欲试 ,眼中的神情告诉我 :他们有更高明的答案。我便顺手推舟 ,让他们来讲。生2 :我是这样思考的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它们…  相似文献   
3.
4.
一年级下册第55页练习七有这么一组题:43-3,43-5,43-9。教材旨在一方面让学 生熟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同时渗透"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越小; 反之亦然"的规律,丰富对减法的认知。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非常精彩,顺利地达成了预 设的目标。就在我准备转向下一环节的教学时,事情有了新的变化: 生:我发现等号前面的43,3,5,9都是单数,而最后的得数40,38,34都是双数。 生:每道题都有两个单数,一个双数。 生:我说呀是单数减单数,得到一个双数。 独特的思维视角立刻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阵窃窃私语后,孩子们的脸上露出  相似文献   
5.
[案例] 教师创设情境:小熊过生日,邀请了很多好朋友。 师:每个小动物都要分到2个苹果。如果来了2个小动物,小熊妈妈需要准备几个苹果呢?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4个。2+2=4。(教师同时板书) 师:那如果来了4个小动物,还是每个人分2个苹果,这时小熊妈妈又应该准备多  相似文献   
6.
[方案对比]方案A :教师创设“星期天去公园游玩”的场景 ,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自由选择信息提出若干数学问题 ,同时列出算式 :3 +3 +3 +3 ;2 +2 +2 ;4 +4 +4 +4 +4等。师 :仔细观察一下 ,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再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生 :我发现它们都是求一共有多少 ,都用加法来计算。生 :我发现每一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师 :对。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像这样加数是相同的 ,我们就给它取个名字 ,叫做“相同加数”。你能说说第一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谁吗?师 :你们能不能自己写一道像这样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呢?学生充分交流…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课堂中应重视数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 “小明有2支铅笔.小红有3支铅笔,两人一共有几支铅笔?”“一件衣服45元,一条裤子34元.这一套衣服要多少元?”“动物园里有白兔30只.灰兔的只数比白兔多3只,灰兔有几只?”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现象,像这类“需要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我们就把它们建立一个共同的数学模型:加法运算(=a+b)。  相似文献   
8.
听一位老师这样教学“分数的意义”:在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积累丰富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给“分数”下定义: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什么样数叫分数?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下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相似文献   
9.
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先生早就提出 :“让学生从做中学。”如今这种教学理念得到普遍认同。新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应该是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伏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中产生。【教例】现以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五册“认识几分之一”一课的教学为例 ,谈谈自己的认识。这是学生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陆佩香 《江苏教育》2007,(24):43-45
“数学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数学对于人们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所起的重要影响。”(郑毓信先生语)如何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笔者以为,除了从历史层面考察数学的进步能给予学生“文化的滋养”外,还应该有微观的深刻的一面,即以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学习过程本身为载体,从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感悟过程中去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传播数学的精神,这才是“数学文化性功能”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