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陆威 《考试周刊》2013,(32):119-119
文章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具体的做法是:一是营造适宜环境,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二是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创新;三是进行适度拓展,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四是创造合作学习环境,在互动中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结合高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以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探索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形成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办法,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明确阅读的意义,让他们带着兴趣走进阅读,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时代下,教师信息来源已呈现多元化发展,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教学能力已由单一性、个体性、直接性的传统观念向着更加多元化、群体性、间接性方向发展,并且其扩散范围日趋扩大,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整体提升。基于此。应将信息化技术充分渗入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之中,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陆威 《文教资料》2011,(10):202-203
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帮忙、馈赠、扶持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社会转型期,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消极因素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感恩意识弱化了。因此学校、社会、家庭应该重视感恩意识的培养,引入感恩教育的理念,以此医治人们逐渐冷漠的精神和挽救日渐丧失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必修课,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正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质子交换膜电导率仪测量平台是燃料电池电导率仪的关键组件。目前 ,国内外尚无商品化产品可买。结合科研的需要 ,本文自行设计、加工和制备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电导率仪的测量平台。该平台选用聚四氟乙烯块体材料作平台的基体 ,以镀铂黑的大面积铂片作电极 ,达到了提高测量精度和准确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下,如何找到有用的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话题。同时,农村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比较少,不能进行有效的创新。在高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阐释了农村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的个性化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9.
虚拟教室是一种新型教学平台,它融合多媒体、网络信息与虚拟现实三项技术。运用虚拟教室开展教学活动,可打破传统教师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空等方面的限制,乡村高中虚拟教室的运用还能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更多优质的资源。在乡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效运用虚拟教室教学功能,发挥其重要价值,以此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虚拟教室中开展乡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乡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虚拟教室的有效运用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