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适应普教事业发展需要,经苏州市政府批准。今年暑假,市人事局和教育局联合向社会招聘中小学文科及音体美教师和职业中学专业教师。这次招聘的对象和条件是:苏州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全民和集体)的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待业人员,持有市区和郊区集镇常  相似文献   
2.
在过渡阶段的陈忠实清醒地意识到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对于人物性格形成和命运走向的重要性。《梆子老太》、《到老杨树背后去》等作品已开始关注和着力刻画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对人物心理与命运的影响,并以建构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为创作重心;《蓝袍先生》的写作则预示了作家关于对民族命运的宏大命题的思考,使作家萌发了更为巨大的艺术"野心",因而诞生了创作一部"民族秘史"的初衷。作者对以往的创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又注重对文学经典的吸纳,终于如凤凰涅槃般地完成了长篇巨制《白鹿原》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新学期开始,我到一些学校了解情况,发现部分中学对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没有很好重视。有的虽然排入了课表,但一无教学要求,二无进度计划,三无任课教师,到时不是随意凑合,就是放任自流;有的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条件不够,或者认为学生在校的任务就是读书,抓教学质量才是“硬任务”,于是,干脆将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时间移作它用,把  相似文献   
4.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作过一个生动、形象、富有哲理的比喻:“教师的自由时间是根,它滋养着教育艺术的枝叶。”树木的枝叶必须依靠树根源源不断输送水份和养料,方能郁郁葱葱;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教育艺术,必须不断地学习,用丰富而新鲜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中央书记处对教师提了三条要求,其中一条说到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何谓渊博的知识?以我看,至少要掌握自己所任学科的知识内容;对本学科新的发展有相当了解;还要对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广泛涉猎。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主张为人师表者,要“博学”、“好学”,从“多见”、“多识”中求得广博的知识。因为,“只有当教师的知  相似文献   
5.
安桔荣,她的名字和她的事业,为省内外同行所崇敬。当职业技术教育在我们共和国犹如一丘荒漠的时候,安桔荣凭着对事业的追求和惊人的胆略,带领教师开始了艰苦的航程!  相似文献   
6.
原实验摘要: 药品:25%左右的浓氨水 铂丝 仪器:锥形瓶 吸耳球 90°玻璃导管 玻璃棒 实验步骤及现象: 慢慢把空气通入盛浓氨水的锥形瓶中,再将红热的螺旋状铂丝接近液面,但不要使铂丝跟氨水接触。如图所示可观察到锥形瓶中有棕色气体产生,这是因为氨被氧化为一  相似文献   
7.
电影《黄金时代》以类记录片的方式,试图严谨严肃地呈现作家萧红的人生。然而当萧红被还原成一个"穿过爱情漫长旅程"的女人的时候,"作家"萧红的精神跋涉没能在影片中得到清晰完整的体现,其文学道路的选择也缺乏合理的逻辑,编导因对萧红的意义和价值缺乏充分认知而显得立场态度暧昧不清。在讲述萧红与萧军、鲁迅等人的关系时,影片只是跳跃、碎片式地呈现了某些有他们的场景,观众得到的印象也是零碎、简单化的。如何用以视觉为主的艺术呈现文学的世界,影片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媒体与市场系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市场需求为依据,课程设置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学分制度以灵活公平为原则,教学模式以"学生成功"为目标,与国内相关专业办学特色相比较,反思我国高职教育新闻传媒专业的问题和出路。  相似文献   
9.
“家长签字”之我见陆新,浅深近来,小学生的作业让家长签字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此,教师、家长及有关部门议论纷纷,且褒贬不一。这一作法,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方法,而且涉及到培养怎样的人才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也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教师为什么要家长签...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给人们的印象好象是只会读书、考试,“抱大的一代”是这种印象最直截了当不过的表述了。今年六月,趁全国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苏州召开之机,我们参观了“苏州市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成果展览会”,看到了苏州市中学生生活、学习的另外一些内容,我们的印象就大不相同了。踏进展览室,只见展品丰富多样,令人目不暇接:迎面飘来阵阵花香,这是学生们的园艺作品;耳畔传来悦耳的鸟叫声,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