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问题的提出在分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按“分数线———分母———分子”的顺序写分数,认为这种写法符合分数的产生过程,理由被广泛接受,写法被普遍采用。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喜欢用“分母———分数线———分子”的书写顺序,为此,笔者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分别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所谓“正确的写法”有逐渐退化的趋势,而“读写同步”的书写顺序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纳,遵循“汉字书写规则”的写法基本保持稳定的比例。由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分数线———分母———分子”的“正确写法”存在着缺陷,而“…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技能的形成过程第一步:明确算理 67×2=?的算理有三句话:①一个因数67,十位上的数“6”表示六个十,用另一个因数2去乘67十位上的数“6”,二六十二,得12个十,即60 x2=120;②67个位上的数“7”表示七个一,用2去乘67个位上的数“7”,二七十四,得14个一,即7×2=14;③将①与②的得数120与14合在一起得134,即120 14=134。运用以上思考过程,进行口算,协助的算式需要“写出”四个: 60×2=120 7×2=14 120 14=134 …………………(1) 67×2=134 用 (1)这样的技术进行口算,比较麻烦,要提高口算的能力,会受到限制。因此,  相似文献   
3.
作为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教师,必须能够深刻地剖析数学教材,挖掘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素材。本文力图通过对“凑十法”的概念、教学目标的简要阐述和对“凑十法”发生过程的剖析,使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进一步加深对数学创新教育的深刻理解,增强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基本能力。1.“凑十法”的概念“凑十法”是进位加法的一种计算方法,用语言表述就是:看大数,拆小数,把大数凑成十,十加上几,得十几。用程序图解表示(以9 3=12为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