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哲学的世纪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的中国教育哲学 ,以学习杜威教育哲学思想为初始 ,后又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 ,初步建立了教育哲学学科体系。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 2 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教育哲学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和发展 ,在挖掘民族的教育哲学思想历史的同时 ,又关注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未来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是 :向具体研究领域深入 ;加强研究的国际化 ;进一步发挥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和理想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2.
教育目的是个历史的范畴,自古希腊以来,教育目的所涉及的几个方面相对稳定。基本上没有变化,其核心就是关注人的“德、智、体”的发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目的的变化体现在对“德、智、体”这些方面的具体内涵的不同理解中。所以,我们现在对教育目的的讨论,不应抽象地谈教育目的是什么。教育目的不是在教育活动内部能够找得到的,不是某些教育家的规定,也不是历史上的大人物对教育问题的概括,而应从一个时代的教育活动赖以生存的社会中去寻找。因此,对教育目的讨论应该是非常具体的。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行动:增强大学的批判功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批判功能在大学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大学的贵族化、民族化、区域化、世俗化和近代化发展过程中,教学、科研、育人、服务等职能的主次轻重的失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通才模式与专才模式、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分裂,却使大学的批...  相似文献   
4.
傅统先教授(1910—1985)是中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学家,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对于杜威学说的译介和研究、对于皮亚杰学说的译介和研究,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至今不衰。今年,是傅统先教授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他对中国教育学术的重要贡献,我们于2010年7月17日,对傅先生的开门弟子(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陆有铨先生进行了访谈。这次访谈,可以从一个侧面,呈现傅统先教授的学术人生,加深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关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有铨 《教育学报》2005,1(6):3-6,51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同旧的人文精神有很大的关系。旧的人文精神已经不足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因此,必须建立新的人文精神,以适应当前人类社会的需要。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学校教育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在很多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一般而言 ,教师教育涉及两个相互区别的教学情境 :一个是在大学校园里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 ,口耳相传是主要方法 ,评价方式主要是书面的考试 ;一个是在中小学实践中 ,以“师徒制”为主要方式 ,学徒教师模仿指导教师的可观察的行为 ,考核方式主要是面试———听课、评课。教师教育的这两种情境和模式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教育理论教学的最突出的批评是关于其与教育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教师往往觉得许多先前在大学里学的理论似乎与课堂实践没有什么关系 ;而在教育实际情境中进行的师徒制的效果也不象人们预期的那么好。造成教师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 ,学校教育中的角色化而非社会化、竞争而非合作的实践取向 ,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个性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 ,使学生失去道德发展的内在动力 ,缺乏合作精神和能力。同时 ,学校生活中的一些违背教育目的的非道德因素也将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就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人才问题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本文拟就创新与教育的关系,也谈几点看法。第一,要正确认识创新人才培养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创新是人的活动,因而不能离开人的全面发展孤立地谈创新人才的培养。尽管在远古时代或一些宗教学说里,创造、创新被归结为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但是,自亚里士多德把创造、创新归结为人的活动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潜在的能力,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正因为具备这种与生俱来的潜能,生…  相似文献   
9.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哲学通过教育本质、教育价值、人与知识等重大问题的研讨,促进了教育思想的解放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西方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与借究鉴最,使大中的国不教足育是哲缺学少的问研题究意具识有和了批世判界精眼神光。和未他来者,中参国照教系育。哲30学余的年研来究,中需国要教切育实哲继学承研与弘扬中国文化教育传统,继续加强西方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拓展教育哲学研究视野,提高中国教育思想的影响力。研究者需借鉴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秩序的重建,勇于社会责任的担当,突出问题意识,增强批判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提供前导性思想,以理性的高度判断中国教育发展的方位,澄明教育发展的价值前提,思考未来发展的可能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