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就业期间在心理方面的差异,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0名女大学生和160名男大学生进行心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就业期间女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业引发了女大学生的心理不适,协助大学毕业生从生态学视域开展就业适应培训和认知领悟疗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高等教育大众化启动以来,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急剧膨胀,随之出现了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突发负性事件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从生态视角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生态化路径,采用积极心理学方式方法以期缓解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生态化问题、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课改中部分教师出现适应困难现象。对此,从文化层面探讨教师参与课改的现状,分析教师适应困难的原因,提出课改情境下消除教师适应困难的文化重建策略,以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课改。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对高等教育来说,也同样如此,它的平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教育平等问题,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当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我国高等教育平等的主要表现及对策思路作一简要分析。 一、 当前高等教育不平等的主要表现 1.经济阶层差异导致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经济收入差异明显,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差异悬殊的存在,导致贫困家庭的学生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毕业…  相似文献   
5.
教师可以说是决定“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许多教师却从各自角度出发,对“新课改”采取抵抗的态度。对此,应通过从文化的层面检视教师参与“新课改”的现状及影响教师阻抗新课程的诸多因素,提出“新课改”情境下消除教师阻抗的文化重建策略,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新课改”。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决定“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许多教师由于受到工具性课程文化、传统权威文化和大众传媒及网络文化冲击的影响,对“新课改”大都采取抵抗的态度。教师、学校、政府、家庭、社会都应承担起“新课改”的责任,从理念革新与行动操作策略两个维度出发,建构有益于“新课改”的新文化,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新课改”。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促进人类伦理道德的进一步发展。在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计算机网络也许是对人类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一项新事物。它不仅带来了崭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而且也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对人类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引发出学校、社会和家庭诸多的焦虑与担忧!在我国,网络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主要是中学生,由于他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分析和判断能力比较弱,一些网络现象不利于中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实施,在“新课改”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改”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可以说是决定“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遗憾的是,“新课改”绎常遭到教师的阻抗,并非所有的教师都乐意自觉参与,主动实施,致使“新课改”在有些地区、有些学校的效果不甚明显。因此,分析教师阻抗新课程的原因,消除教师对“新课改”的阻抗,建立与健全吸纳教师参与“新课改”的决策与激励机制,将有助下“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当前实践取向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合理路径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思路、途径和运行条件等四要素,并探讨了实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的关键环节,为实践取向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高校学生整体心理素质水平,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186名高校学生实施心理素质自评测试,探讨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总体水平和性别差异。为此,提出及时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议以优化高校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