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快乐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如果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就会对阅读充满兴趣,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完全沉迷于作品蕴含的情致,就会在文本提供的精神殿堂里徜徉,心灵得以舒展升华。这样,他们就能拥有纯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一、品味用词的精准传神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遣词造句独具  相似文献   
2.
语感是对语言表达的直接感受,它是言语能力的重要标志。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反复的语言操作中形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坚持不懈的过程,它伴随着诵读、想象、品悟、积累等运作过程而产生。语感一旦从所知变为所有,就会服务于语言载体,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敏锐语感的妙处。  相似文献   
3.
大量邻避设施的建设引发了一系列群体性事件,邻避设施对社会公众有广泛的影响,这类事件的发生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从法律的角度探求这一问题的规避路径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在认真研读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结合现实发生的案例,试图以法律为视角,着重分析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决策缺乏公众参与,程序不正当;立法存在空白,司法维权艰难这两点原因提出:合理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立法、加强监督、畅通司法救济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就要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动力。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自发地参与到语文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解决语文问题,进而逐步产生探究和拓展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有学习语文的想去,有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勇气。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点,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便实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质量的整体效果。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也正是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小学生愿意和乐意学习语文知识,以便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它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吕叔湘语)那么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呢?多年从教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以读为本,在读中培养语感,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如何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