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词在先秦诗歌里的修辞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虚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词类,其意义和用法十分复杂。在《诗经》《楚辞》等先秦诗歌里,许多虚词并不象人们一般理解的那样都有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其中一部分虚词在诗歌中只有修辞作用。按传统方法去研究这一类虚词,往往造成对它们词性、意义、用法的看法不一致,导致词语理解的混乱和对诗义的曲解。  相似文献   
2.
<尔雅>的一部训诂学词汇学著作,在"雅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自隋朝曹宪为之作音以后,历来受到训诂学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重要作用,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措施开展课程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经典和诸子献里包蕴着丰富而比较系统的语言学思想,对后世语言的运用和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分析先秦人们的语言学思想,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起到思想观念和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先秦人们要求语言概念明确、注重语法、讲究修辞,具有了初步的语言发展演变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的声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声律》全面探讨了六朝时期兴起的音韵学理论以及音韵研究在文学和文章创作上的应用,克服了当时人们对音韵的一些神秘模糊认识。在音韵学理论上,刘勰探讨了汉语声律的本质,明确了辨析语音的科学方法;将音韵研究应用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声、韵、调合谐运用的原则,论述了声律理论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声律》篇展示了刘勰对汉语音韵学的独到的精辟见解,折射出当时语音研究的现状和成就。  相似文献   
6.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99年第三版校订重排本)被认为是目前普通高校同类教材中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备、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经过几次修订,这部教材日臻完善。但其中还存在着词义、句义、标点、断句、分段、虚词训释等等一些训诂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语音规范和字典辞书注音释义的核心内容是对汉语特殊读音的处理,《经典释文》是我国中古时期特殊读音的总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是特殊读音审音的“最新法定标准”,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特殊读音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促进普通话语音规范。  相似文献   
8.
教师权威是一种关系性权威、异质性权威、由文化资本支撑的权威;教师权威的形成主要是传统尊师文化、社会法律制度和学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运用权威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分层和互动。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经典和诸子著作里包蕴着丰富而系统的语言学思想,这些语言观对后世语言的运用和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分析先秦的语言学思想,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先秦人们要求语言概念明确、注重语法、讲究修辞,具有了初步的语言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语言学的词类研究之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语言学中没有独立的语法学,语法研究一般依附干字、音韵、训诂等“小学”门类和诗的创作研究,在传统语言学中也没有语言学意义上的词类划分。为了适应认识世界的需要,人们给表示事物的概念分类;适应诗创作的需要,人们给语词分类;适应更深入的认识难以掌握使用的虚词的需要,人们努力探索给虚词分类并认识它们的作用。所有这些分类,适应汉语的特点,基本能适应汉语(尤其是古汉语)的词语分类要求,语言研究不应该忽视而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些词语分类的传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建立适合汉语特点的科学的汉语词类和词语分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